該不該增加鐵礦石進口?
對于很多鋼鐵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一方面,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暴漲,另一方面,國內鋼鐵價格也已到高位,如果后續不再上升,進口高價鐵礦石可能得不償失。
數據顯示,8月17日,進口鐵礦石價格為每噸76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8美元,漲幅為31%,比6月每噸60.6美元的均價上漲17%左右。1-7月,中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25億噸,同比上漲7.5%,金額同比上漲50%。
類似境況的還有用煤炭。8月11日,據CCTD數據,5500大卡進口煤報收652元/噸。8月以來均價超過每噸650元水平,處在上升通道。1-7月,中國煤炭進口量1.53億噸,同比增長18.2%,金額同比增長106.2%。
蘭格鋼鐵首席分析師馬力指出,目前國內鋼價創5年新高,短期鐵礦石需求還會保持強勁,因為主要鋼鐵品種價格還在高位,鐵礦石價格也能保持穩步上升的態勢。
但是企業也需要謹慎考慮。“進入冬季采暖期后,雖然鋼鐵業形勢仍可能繼續旺盛,但是由于華北部分地區鋼廠會限產,影響鐵礦石用量,對于鐵礦石價格走勢不利。”他說。
鋼鐵煤炭行情利好進口
海關數據顯示,3月鐵礦石進口均價為每噸81.8美元,6月下降到每噸60.7美元,7月繼續下降到每噸57美元。但蘭格數據顯示,8月17日,鐵礦石進口價格反彈到每噸76美元。
數據顯示,7月鐵礦石價格指數為635-655,8月1-17日為680-710,比7月上升明顯,8月17日為710,為7、8月最高。
蘭格鋼鐵首席分析師馬力指出,鋼鐵價格與原料價格,正常情況是同漲同跌,“但是因為一些特殊因素,鋼鐵和原料價格影響可能會相反,價格走勢也會有差異”。
他認為,3月后,鐵礦石價格下跌,原因是國內廢鋼代替了進口礦。現在鐵礦石價格上漲,與鋼鐵產能利用率快速提升有關。
1-7月,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25億噸,同比上漲7.5%。
煤炭價格方面,今年5月以來,進口煤炭均價在上升。5月進口均價在每噸520元左右,7月達到每噸接近600元水平。進入8月,價格仍在上升。根據CCTD數據,在8月4日、11日,每噸5500大卡進口煤價格分別報收651元、652元。
從1-7月看,全國進口煤炭1.53億噸,同比上漲18.2%,金額達到129.26億美元,同比漲幅為106.2%,進口均價為每噸84.7美元左右。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進口煤炭數量和金額同比漲幅已顯疲態,7月煤炭進口量比上月下降了11%左右,為1946萬噸。
1-3月,全國煤炭進口量同比增長33.8%,1-6月為23.15%,1-7月為18.2%。在金額同比漲幅方面,一季度、上半年、前7個月分別是152.15%、117.2%、106.2%。
中央財經大學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指出,前幾年經濟增長放慢,煤炭相對過剩,隨著去年下半年以來經濟企穩、市場結構優化,煤鋼行情好轉。
下半年價格有下行因素
下半年,鋼鐵和煤炭價格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進口鐵礦石、煤炭價格存在變數。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此前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煤炭消費又占一次消費的60%以上,優化結構要有一個過程,短期內需求結構不會出現大變,而供給出現大變化之后,就造成供不應求,一是價格大幅度上漲,再就是給進口提供了很大的空間,所以造成去年煤炭進口大幅度增加。
張曉強認為,要更多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去產能,去產能和去產量不能簡單畫等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今年前7月,國內鋼鐵和煤炭生產加快,一些煤炭和鋼鐵大省生產良好。
2017年7月,我國原煤產量2.9億噸,同比增長8.5%,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比6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7月日均生產950萬噸,比6月份減少78萬噸。1-7月,原煤產量20.1億噸,同比增長5.4%。
在粗鋼方面,2017年7月產量為7402萬噸,同比增長10.3%。大幅高于6月產量6168萬噸,同比增速2.2%的水平。1-7月,粗鋼產量為4.92億噸,同比增長5.1%。
按此看,今年可能是2015年粗鋼負增長后,再次正增長的年份。瑞貿通研究員魏增敏指出,鐵礦石進口量大,還是因為中頻爐被出清,使得高爐開工率提高。今年生鐵和粗鋼產量可能會增加,鐵礦石進口下半年可能還會增加。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也存在鐵礦石和煤炭需求下降的因素,比如今年河北省政府要求,冬季取暖期鋼鐵產能利用率要下降一半。另外16個部委確定,煤電今年去產能5000萬千瓦,“十三五”時期去產能1.5億千瓦,這對煤炭需求是利空。這些因素可能會降低進口鐵礦石和煤炭的需求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許洪才認為,今年整個經濟發展企穩,對鋼材原材料的需求上升的。去產能更多的是通過產品質量提升、技術進步、結構優化等手段,最終是要培育市場機制。
對于很多鋼鐵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一方面,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暴漲,另一方面,國內鋼鐵價格也已到高位,如果后續不再上升,進口高價鐵礦石可能得不償失。
數據顯示,8月17日,進口鐵礦石價格為每噸76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8美元,漲幅為31%,比6月每噸60.6美元的均價上漲17%左右。1-7月,中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25億噸,同比上漲7.5%,金額同比上漲50%。
類似境況的還有用煤炭。8月11日,據CCTD數據,5500大卡進口煤報收652元/噸。8月以來均價超過每噸650元水平,處在上升通道。1-7月,中國煤炭進口量1.53億噸,同比增長18.2%,金額同比增長106.2%。
蘭格鋼鐵首席分析師馬力指出,目前國內鋼價創5年新高,短期鐵礦石需求還會保持強勁,因為主要鋼鐵品種價格還在高位,鐵礦石價格也能保持穩步上升的態勢。
但是企業也需要謹慎考慮。“進入冬季采暖期后,雖然鋼鐵業形勢仍可能繼續旺盛,但是由于華北部分地區鋼廠會限產,影響鐵礦石用量,對于鐵礦石價格走勢不利。”他說。
鋼鐵煤炭行情利好進口
海關數據顯示,3月鐵礦石進口均價為每噸81.8美元,6月下降到每噸60.7美元,7月繼續下降到每噸57美元。但蘭格數據顯示,8月17日,鐵礦石進口價格反彈到每噸76美元。
數據顯示,7月鐵礦石價格指數為635-655,8月1-17日為680-710,比7月上升明顯,8月17日為710,為7、8月最高。
蘭格鋼鐵首席分析師馬力指出,鋼鐵價格與原料價格,正常情況是同漲同跌,“但是因為一些特殊因素,鋼鐵和原料價格影響可能會相反,價格走勢也會有差異”。
他認為,3月后,鐵礦石價格下跌,原因是國內廢鋼代替了進口礦。現在鐵礦石價格上漲,與鋼鐵產能利用率快速提升有關。
1-7月,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6.25億噸,同比上漲7.5%。
煤炭價格方面,今年5月以來,進口煤炭均價在上升。5月進口均價在每噸520元左右,7月達到每噸接近600元水平。進入8月,價格仍在上升。根據CCTD數據,在8月4日、11日,每噸5500大卡進口煤價格分別報收651元、652元。
從1-7月看,全國進口煤炭1.53億噸,同比上漲18.2%,金額達到129.26億美元,同比漲幅為106.2%,進口均價為每噸84.7美元左右。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進口煤炭數量和金額同比漲幅已顯疲態,7月煤炭進口量比上月下降了11%左右,為1946萬噸。
1-3月,全國煤炭進口量同比增長33.8%,1-6月為23.15%,1-7月為18.2%。在金額同比漲幅方面,一季度、上半年、前7個月分別是152.15%、117.2%、106.2%。
中央財經大學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指出,前幾年經濟增長放慢,煤炭相對過剩,隨著去年下半年以來經濟企穩、市場結構優化,煤鋼行情好轉。
下半年價格有下行因素
下半年,鋼鐵和煤炭價格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進口鐵礦石、煤炭價格存在變數。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此前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煤炭消費又占一次消費的60%以上,優化結構要有一個過程,短期內需求結構不會出現大變,而供給出現大變化之后,就造成供不應求,一是價格大幅度上漲,再就是給進口提供了很大的空間,所以造成去年煤炭進口大幅度增加。
張曉強認為,要更多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去產能,去產能和去產量不能簡單畫等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今年前7月,國內鋼鐵和煤炭生產加快,一些煤炭和鋼鐵大省生產良好。
2017年7月,我國原煤產量2.9億噸,同比增長8.5%,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比6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7月日均生產950萬噸,比6月份減少78萬噸。1-7月,原煤產量20.1億噸,同比增長5.4%。
在粗鋼方面,2017年7月產量為7402萬噸,同比增長10.3%。大幅高于6月產量6168萬噸,同比增速2.2%的水平。1-7月,粗鋼產量為4.92億噸,同比增長5.1%。
按此看,今年可能是2015年粗鋼負增長后,再次正增長的年份。瑞貿通研究員魏增敏指出,鐵礦石進口量大,還是因為中頻爐被出清,使得高爐開工率提高。今年生鐵和粗鋼產量可能會增加,鐵礦石進口下半年可能還會增加。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也存在鐵礦石和煤炭需求下降的因素,比如今年河北省政府要求,冬季取暖期鋼鐵產能利用率要下降一半。另外16個部委確定,煤電今年去產能5000萬千瓦,“十三五”時期去產能1.5億千瓦,這對煤炭需求是利空。這些因素可能會降低進口鐵礦石和煤炭的需求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許洪才認為,今年整個經濟發展企穩,對鋼材原材料的需求上升的。去產能更多的是通過產品質量提升、技術進步、結構優化等手段,最終是要培育市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