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實踐構成了人們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推進了人類歷史的不斷發展。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防止徒陳空文、等待觀望、急功近利,必須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意識和夙夜在公的責任意識抓實、再抓實”。從這個角度看,《報告》用大量生動的事例和基層精彩的故事,講好“實踐智慧”,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如何提高九個管理能力。比如,《報告》在“提高用世界眼光找準自身坐標位置的能力”中“要把世界眼光做實”“要按國際標準做事”“要與一流企業共舞”,用赴美研修班的事例,用園區獲得英國皇家城市規劃學會頒發的“國際卓越規劃獎”的事例,用首鋼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事例,闡明了我們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從“實”處著手,在“實”效發力的一貫思路和作風,使大家有了感性認識和切身體會,產生共鳴,促使大家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從而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推進首鋼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實踐永無止境,管理能力建設一刻也離不開實踐的探索和創新,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堅持不懈抓落實;需要發揚釘釘子精神,經常抓、反復抓、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正如《報告》在“提高計劃安排有條不紊的能力”中的“要在強化執行力上下功夫”,在“提高下笨功夫反復錘打煉成好鋼的能力”中“要有長期堅持的韌勁”等,都是從實踐的角度闡釋了“言必行、行必果”“真抓實干、馬上就辦”的精神。抓而不緊等于不抓,抓而不實等于白抓,對管理能力建設這種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要防止虎頭蛇尾,目標確定了,任務明確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切實提高九個管理能力。
實踐論是建立在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基礎上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要“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切實解決好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政治問題。”首鋼的轉型發展與職工的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報告》在“提高遵循規律把握本質的能力”“提高凡舉措行動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能力”中,從長鋼公司帶領職工不斷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效益指標創出好水平,到首秦公司推進基層改革創新,從首鋼搬遷調整實現平穩順利分流安置職工到水鋼公司開展“八個流程再造”,用鮮活的事例展現了相信和依靠職工,組織和發動職工共同改革創新的生動實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管理能力建設對我們是大考、是苦活、是硬仗,我們要以“三創”交流會精神為動力,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在實踐中運用,在行動中落實,進一步推動轉型發展,再創首鋼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