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通報2013年煤炭行業發展情況。中國煤炭行業協會方面表示,2013年全國煤炭市場繼續呈現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態勢。雖然9月份煤炭價格以來出現了小幅回升,但在市場需求增幅回落、產能建設超前、進口煤影響范圍擴大和煤炭企業稅費負擔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煤炭行業經濟效益大幅下降、企業虧損面擴大,多數老礦區煤炭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十分突出。
2013年全國煤炭產量達37億噸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煤炭產量完成37億噸左右,首次由年均增加2億噸降至5000萬噸。消費方面,全年消費量達36.1億噸,增速降至2.6%。庫存方面,2013年12月底,煤炭企業存煤約8400萬噸,同比增加70萬噸,比2011年同期增加約3000萬噸,重點煤企存煤8159萬噸,同比增加46萬噸。進口量方面,全國進口煤炭3.27億噸,出口751萬噸,凈進口量達3.2億噸,比2012年增加4000萬噸左右。
在企業經營方面,數據顯示,2013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4.56%,其中大型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21.1%,行業利潤同比下降38.8%,應收賬款3334億元,同比增長10.44%,環比減少13.69億元,企業負債率63.05%,同比上升2.9%。
對此,中國煤炭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煤炭經濟運行遇到的困難是多重因素的耦合,既有宏觀經濟的調整,國內煤炭需求增幅回落的因素影響,也有近年大規模投資、產能建設超前,我國能源結構優化非化石能源比重增加的原因。
2014年市場需求仍將保持7%增速
中國煤炭行業協會方面預測,2014年煤炭需求將小幅增加,市場供求繼續呈現總量寬松的態勢,仍將保持7%左右的增速。由于前期形成的巨大國內煤炭產能釋放的壓力仍然較大,煤炭供給方面,預計2014年全國供應能力將達到40億噸。
進口方面,雖然國家將采取加強商品煤質量管理等限制劣質煤進口和使用的措施,但全球煤炭市場產能過剩的壓力依然存在,進口煤與國內煤仍存在價差,預計2014年我國煤炭進口仍將保持較大規模,全年進口量或在3億噸左右。
中國煤炭行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表示,2014年煤炭市場整體總量寬松、架構性過剩的態勢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不排除個別煤種、部分時段會出現供應穩中趨緊的情況。上半年,全社會庫存維持高位,企業經營仍將面臨較大的困難和風險,下半年煤炭供給或將趨于總體平衡,行業經濟運行或將小幅回升。
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已有具體方案
中國煤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宏說:“煤炭企業的賦稅負擔比較重,與其他的工業企業相比,煤炭產品綜合稅費比重占全行業平均大體占收入的35.4%,19個稅種中涉及煤炭企業需要交16項,煤炭企業承擔的稅的負擔占銷售收入的21.63%,交的各種行政性收費的負擔占銷售收入的15.01%。”
張宏表示,煤炭企業稅費涉及部門多,長期來看取消比較困難。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后,從稅上方面需設計比較合理的稅費結構同時規范收費,特別要取消各種不合理的行政收費。在推薦煤炭資源稅改革的過程中,應不增加稅費的基礎上進行推進。
對于煤炭資源稅的具體實施情況,姜智敏介紹,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對煤炭資源稅工作做出了明確要求,已經有了煤炭資源稅的具體方案,但由于其屬于地方稅種,具體數額要由地方政府制定。“交稅的數額,并非資源大省收稅多,資源小省收稅就少,至于具體幅度還在研究中,但今年是有可能推出的”姜智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