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無錫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舉行,無錫市市長汪泉宣布:預計無錫全市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00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五年來首次超過江蘇全省平均水平。
這意味著無錫成為繼蘇州、南京之后,江蘇省內第三個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的城市。
然而,在3年前的2014年,無錫還出現過GDP增速在江蘇13個設區市中墊底的尷尬局面。
在無錫市“兩會”召開期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參加的分組討論會上,有代表委員在發言時表示,無錫經濟“觸底反彈”,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后所取得的成果。
無錫主要領導在分組討論會上指出,這是無錫走堅持創新驅動產業強市戰略、推動城市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的結果。
而無錫的經濟轉型,可以說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之下,地區經濟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樣本。
城市“萬億俱樂部”再添一員
繼長沙之后,無錫也成功突破地區生產總值萬億元的“門檻”。這使全國加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增加到14個。
1月8日,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指出,對于一個城市來說,GDP過萬億元,是經濟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城市地位、能級的重要標志。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從面積、人口、房地產拉動等多個指標來看,無錫在“萬億俱樂部”中并沒有先天的優勢。作為老牌工業城市和“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工業仍是無錫觸底反彈的核心所在和主要抓手。數據顯示,2016年無錫的第二產業占比約在47.6%。
2017年1-11月,無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14136.8億元、874.67億元,同比增長16.1%、12.4%。
2017年11月末,無錫規上工業資產總計16371.88億元,同比增長9.1%;負債合計8752.42億元,同比增長8.4%。無錫規上工業的資產負債率為53.5%,從江蘇全省的水平看,這處于控制得較好的水平。
“從2017年的貸款投向看,我們感覺到制造業明顯向好。”1月8日,江陰銀行董秘陸建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活躍的民營經濟,是推動無錫經濟觸底反彈的關鍵。
細看無錫經濟總量構成,有50%來自下轄的江陰、宜興兩市,這是兩個持續盤踞中國縣域經濟前十強榜單的地區,僅江陰的經濟總量就能與部分地級市相當。
此外,2017年,無錫有12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位居江蘇省第一;24家企業入圍中國制造業500強,占江蘇省半數以上。特別是,2017年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8家,累計達到129家,這一數量為江蘇省第一。
在無錫市“兩會”上,無錫市市長汪泉宣布,民企海瀾集團成為了無錫第一家營收破千億的企業。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實施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無錫2016年GDP增加了177.79億元,GDP總量修訂為9387.81億元。不斷增加的科研投入,也為無錫GDP“加分”。
有無錫市主要領導在發言時表示,在過去數年較為困難的形勢下,無錫在2017年經濟總量突破萬億,意味著無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已經出現成果,并開始進入了良性增長、良性循環、良性發展的軌道。
研發投入GDP占比2.86%
與其他經濟總量過萬億的城市相比,無錫的諸多指標優勢并不突出。那么,無錫的經濟增長“個性”究竟在哪里呢?
據了解,適應經濟新常態,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是無錫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基調。2018年,無錫將GDP增幅目標設在7%-7.5%之間。無錫市主要領導在發言中指出,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就不要擔心增長率下滑。
而這需要在研發投入、綠色增長、經濟轉型等多方面下功夫。
據了解,從太湖藍藻事件爆發以來,無錫就下定決心關閉小鋼廠、小化工等高耗能低端產業,全力發展高科技等前瞻性產業,以光伏和物聯網等產業為典型。
目前,華為、阿里巴巴、騰訊、中電??档纫淮笈呖萍计髽I在無錫有較大數額投資,亦有華虹集成電路研發和制造、天津中環大硅片研發和制造、SK海力士第二工廠等旗艦項目,以及江陰高新區獲批國家集成電路封測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這些產業都代表了國內甚至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水平,具備較強的“前瞻性”。
1月8日,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劉海濤博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高科技產業具有投入大、風險大、效益大和時間長的特點。“2014年曾是無錫的低潮期,傳統產業被大量淘汰,而高新技術產業尚未真正發揮效果。一個精準的投資項目,3-5年才會有效益。”
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在無錫已經逐步發揮能量。2017年,無錫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6%,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5%。
“2017年,無錫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要避免鼓勵地區間新一輪的GDP的競賽。”1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教授劉志彪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轉向高質量發展。
對此,無錫也開始發力居民的“獲得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無錫市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中,用于民生的超過80%。
2018年,無錫將繼續實施10大重點民生工程,并制定了詳細的時間表。在治理太湖上,無錫已連續十年完成了國家和省級既定任務目標,利用太湖和江南水鄉,建成了全國首個全市域濕地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