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條材總廠CSP分廠專檢一站通過使用國產潤滑脂取代進口潤滑脂,試運行潤滑效果良好,年降成本234萬元。
連鑄機是該廠的關鍵重點設備,其中扇形段由于輥子多、排布密集,潤滑點數量達到564個之多,連鑄工藝要求高。但因為生產環境惡劣,潤滑脂長期處在高溫環境并伴有高壓水的沖洗,流失率高且中間摻雜大量固體顆粒粉末,對輥子的潤滑量提出了較高要求,相應潤滑脂的消耗量極大,占據整個煉鋼區域的95%以上,每年大約為140噸。
此前,該廠一直沿用設備進廠之初使用的進口潤滑脂,成本高、購油周期長。他們經過反復認真研究,最終決定改用國產潤滑脂,降低生產成本。
2013年1月起,該廠開始油脂國產化試運行,在每周進行一次取樣化驗的基礎上,大膽嘗試,在抗氧化性、耐高溫、粘度等各種參數方面,與進口油品進行數據對比,對使用后粘附在軸承上的潤滑脂混合物做取樣分析,發現各項指標相差不大,且效果良好,最終成功實現了該品種潤滑脂的替代。
連鑄機是該廠的關鍵重點設備,其中扇形段由于輥子多、排布密集,潤滑點數量達到564個之多,連鑄工藝要求高。但因為生產環境惡劣,潤滑脂長期處在高溫環境并伴有高壓水的沖洗,流失率高且中間摻雜大量固體顆粒粉末,對輥子的潤滑量提出了較高要求,相應潤滑脂的消耗量極大,占據整個煉鋼區域的95%以上,每年大約為140噸。
此前,該廠一直沿用設備進廠之初使用的進口潤滑脂,成本高、購油周期長。他們經過反復認真研究,最終決定改用國產潤滑脂,降低生產成本。
2013年1月起,該廠開始油脂國產化試運行,在每周進行一次取樣化驗的基礎上,大膽嘗試,在抗氧化性、耐高溫、粘度等各種參數方面,與進口油品進行數據對比,對使用后粘附在軸承上的潤滑脂混合物做取樣分析,發現各項指標相差不大,且效果良好,最終成功實現了該品種潤滑脂的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