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在巴西北部帕拉州的上空盤旋,放眼望去,是沒有盡頭的叢林,世界規模最大的卡拉加斯鐵礦石項目S11D就隱藏在這片密林之中。
鐵礦石是鋼鐵生產的原料。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北部鐵礦石項目經理亞米爾·賽貝告訴本報記者,一般鐵礦石品位在62%左右,S11D的礦石品位高達66.7%,且雜質較低。
卡拉加斯項目目前年產量1.09億噸,預計2018年達到全部產能后產量將升至2.3億噸。其規劃開采期限為40年,開采量預計達40億噸,未來還將根據需求繼續擴大規模。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淡水河谷去年就加大了對優質礦的投入。2012年7月,卡拉加斯礦區的開發公司淡水河谷再次宣布,投入195億美元開發南區S11D礦,這是全球有史以來投入最高的鐵礦石項目。
賽貝認為,國際市場對于這種高質量的礦砂需求保持強勢,因此它的市場價格相對而言比較穩定,可以說這個礦將成為未來淡水河谷繼續領先世界鐵礦石產業的保障。
記者在卡拉加斯采訪時,有兩條與中國相關的新聞吸引了全球鋼鐵行業的關注。一是隨著中國經濟回暖,巴西對中國鐵礦石出口迅速回升。據巴西《圣保羅頁報》報道,巴西9月對華出口鐵礦石達7460萬噸,環比增長8%,同比增長15%,創歷史新高。二是10月18日“中國版”鐵礦石期貨在大連期貨交易所上市,中國定價權增強。
盡管淡水河谷人士在談到鐵礦石價格上升時,反復強調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和美歐顯露復蘇跡象是兩個主要因素,但他們對未來的預測并不十分樂觀。淡水河谷執行董事馬定思認為,到2015年鐵礦石市場就會基本達到飽和狀態,而到2018年時產能過剩就可能達到5%至6%,屆時價格仍會維持在100美元以上,但不太可能再達到現在的峰值,主要原因是目前各大鐵礦石生產商均在擴大產能。
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儲量最大、品位相對較高。相比而言,中國鐵礦石儲量的80%為貧礦。據報道,到2012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礦山平均品位已跌至25%,開采成本是國外礦山的3倍以上。受市場需求減少和競爭加劇沖擊最大的將是中國大部分鐵礦石生產商。
中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目前仍保持在60%以上。中國城鎮化的擴大和中國鋼鐵制成品對外出口的增加,使得中國成為未來全球各大鐵礦石爭奪的主要市場之一。
多年來,中國在國際鐵礦石市場上缺乏定價權,長期受制于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等公司。全球鐵礦石產能的提升和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為中國增加定價話語權提供了條件。如何更好地發展和完善中國自身的鐵礦石定價機制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鐵礦石期貨的推出將有利于逐步改變這一被動局面。路透社的分析認為,鐵礦石期貨推出,是中國對于獲得更大的鐵礦石定價話語權所做的一個大膽嘗試。首次使用人民幣進行鐵礦石期貨交易,對于全球來說都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盡管淡水河谷公司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會參加這一定價機制,但該公司駐上海辦事處已經明確表示,中國是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市場,現貨充足,推出鐵礦石期貨的條件得天獨厚。馬定思不久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鐵礦石的定價正越來越多地依賴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