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7年度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結果揭曉,鞍鋼一批科研成果獲獎,其中,兩項創新成果來自一線工人,進一步彰顯鞍鋼集團的創新活力。
在獲獎名單中,由鞍鋼集團、鞍鋼股份等為主要完成單位的《超大型集裝箱船用高性能鋼制造技術集成及應用》,由鞍鋼股份等為主要完成單位的《轉爐流程生產高合金潔凈鋼關鍵技術及集成和產業化》《煉鋼前沿技術研發與裝備集成創新》《冶金行業高效耐磨系列箅條篩研制與應用技術》四項科研成果獲得二等獎。由鞍鋼礦業等為主要完成單位的《環城礦山污染減排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及集成應用》,鞍鋼股份等為主要完成單位的《劣質鐵礦石規模化應用關鍵冶煉技術開發》《焦爐煙氣清潔排放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熱軋高強薄材板形控制的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基于矩陣的煤質評價與煉焦配煤新技術開發與應用》,鞍山鋼鐵為主要完成單位的《2150粗軋機新型除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六項科研成果獲得三等獎。
從2017年開始,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的評選工作新增加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獎開發類(工人技術創新評審組),為一線職工搭建參與創新成果評選的舞臺。鞍鋼集團工會、鞍鋼股份科技質量部對此高度重視,面向廣大一線職工積極征集創新成果,并提供相關技術指導,組織協調項目申報。獲獎項目《冶金行業高效耐磨系列箅條篩研制與應用技術》《2150粗軋機新型除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分別由鞍鋼股份煉焦總廠一線職工李晏家和鞍鋼股份熱軋帶鋼廠一線職工董仁杰完成。這兩名一線職工都是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他們在立足崗位創新的同時,還帶領更多的職工投身到創新活動中來,進一步彰顯一線職工的創新熱情和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