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鋼系”一員,魯銀投資(600784)宣布將不再從事鋼鐵業務,轉型后將以股權投資為主,這也與其公司名稱更為相符。
隨著29日魯銀投資剝離帶鋼分公司資產,置入萊商銀行部分股權的更多細節被披露,其實際控制人山東鋼鐵集團(下稱“山鋼集團”)解決旗下同業競爭的承諾,也逐漸得以兌現。
“對于山鋼集團來說,它旗下礦、鋼、非鋼這3個上市平臺的定位,現在已經比較清晰了;至于股權投資平臺魯銀投資,若是下一步能繼續獲注金融資產,則更有利于公司定位。”銳財經首席分析師王政對此評價說。
劃算的置換
由于主業定位不明晰,魯銀投資的重組預期一直都在。從大股東萊鋼集團或置入萊鋼建設,到齊魯證券借殼,這樣的重組“版本”傳出過許多,但最終都未能成行。而這次的動作,可以算是它在重組路上的一大步。
根據公告內容,魯銀投資將置換出公司擁有的帶鋼分公司部分存貨、全部非流動資產和預收賬款,換入萊鋼集團持有的萊商銀行4.98%股權。差額部分約4.04億元,由魯銀投資向萊鋼集團發行股份補足。交易完成后,萊鋼集團持股比例增加10.77%至25.29%,其他股東持股數量保持不變。
用一份虧損中的鋼鐵資產,換一份業績攀升中的銀行股權,對魯銀投資來說還是相當劃算的。
2003年被置入魯銀投資的帶鋼分公司,從2009年以來凈利潤就出現下滑趨勢,2011年下半年開始虧損。本次資產評估報告顯示,該公司2012年度又虧損354萬元。截至2012年10月31日,公司賬面值凈額僅為-3808.39萬元,評估值則為222.93萬元。
相較之下,置入的萊商銀行股權則“給力”得多———該行自2009年以來業績一直呈持續遞增態勢,且堅持每年派發紅利,2009-2012年共計派發紅利5.43億元。萊鋼集團是其第一大股東,持股20.29%。
主業仍不明晰
不過,雖然萊商銀行業績不錯,但魯銀投資本次獲注股權比例較小,僅依靠其投資分紅收益,還是難以作為主業支撐。
魯銀投資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不再從事鋼鐵業務,業務構成將以股權投資為主,成為投資于金融、房地產開發、粉末冶金及制品、礦山開采、羊絨紡織、貿易等產業的綜合性上市公司。
由此也可見,魯銀投資業務范圍依然比較分散。除了自身控股的房地產、羊毛紡織、粉末冶金等子公司外,其還持有煙臺萬潤19.93%的股權,這也是其所作股權投資中比較大的一塊。而其他主要利潤來源,則是房地產子公司和冶金子公司。
今年以來,魯銀投資又在一些新的領域有所涉獵:5月13日,其子公司山東魯銀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設立了山東魯銀拍賣有限公司;6月7日,子公司青島豪杰礦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設立了濰坊豪泰瑞礦業有限公司。
上市平臺各司其職
魯銀投資的這次資產置換,實際上也是實際控制人為兌現承諾所為。
2011年,濟南鋼鐵換股吸收合并萊鋼股份,成立新上市公司山東鋼鐵(600022)時,實際控制人山鋼集團曾作出承諾:鑒于魯銀投資從事的窄鋼帶業務與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同屬鋼鐵類業務,將在本次重組完成之日起5年之內,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妥善解決相關問題,使重組后的濟南鋼鐵成為山鋼集團內鋼鐵主業惟一上市平臺。
這次交易完成后,魯銀投資相當于將帶鋼生產線又“還給”了萊鋼集團。不再從事鋼鐵業務之后,也順帶減少了其與萊鋼集團、山鋼集團日常經營中的關聯交易數額。
而對于山鋼集團這個“山鋼系”的掌舵者來說,旗下3家上市公司平臺,職責的劃分則更加明晰。
毫無疑問,山東鋼鐵承擔的是生產銷售鋼鐵產品的主要職責。而在上游,山鋼集團通過山東金嶺鐵礦控制金嶺礦業(000655),后者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鐵礦石采選類上市公司,勢必會對山鋼集團產業鏈的鍛造提供支撐。
如今,魯銀投資就變成了山鋼集團旗下的“非鋼”平臺。對此,“我的鋼鐵”網分析師郭毅舉例表示,“在鋼鐵行業中,寶鋼已試水金融領域的投資,武鋼產業鏈也涉及廣泛,其非鋼產業的凈利潤貢獻甚至高達總凈利潤的一半。”
能否成金融平臺?
現如今,魯銀投資正逐步蛻變為股權投資公司,但是它之后是會專攻金融資產一個門類,還是將采取另一只魯股魯信創投(600783)那樣的運作模式?對此,魯銀投資并沒有予以回應。
雖然大股東并未表態是否續注萊商銀行股權,但萊商銀行會否憑借魯銀投資實現城商行上市,還是給投資者留下了想象空間。王政表示,山鋼集團旗下金融資產豐富,下一步就要看它“舍不舍得”繼續將麾下優質金融資產注入魯銀投資了。
其實,魯銀投資的大股東萊鋼集團在金融領域,稱得上長袖善舞。除萊商銀行外,其還擁有山東區域內非常重要的一份金融資產———齊魯證券,控股達45.71%。日前,齊魯證券7.6742%股權被其二股東建銀投資在北交所掛牌轉讓,要價高達15.29億元。而齊魯證券還控股期貨公司魯證期貨。
去年3月,萊鋼集團悄然在新加坡設立齊魯鋼鐵有限公司;另外,山鋼集團也在香港成立山鋼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二者都承擔著境外融資的職責。
萊鋼集團審計報告也顯示,企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兩項資產數額,這幾年正逐漸龐大起來。
此外,同屬山鋼集團旗下的濟鋼集團,在擔保、小貸、PE等領域也均有涉獵。
這些金融資產中,部分存在著上市預期,但是不知魯銀投資能否趁便“借東風”。
隨著29日魯銀投資剝離帶鋼分公司資產,置入萊商銀行部分股權的更多細節被披露,其實際控制人山東鋼鐵集團(下稱“山鋼集團”)解決旗下同業競爭的承諾,也逐漸得以兌現。
“對于山鋼集團來說,它旗下礦、鋼、非鋼這3個上市平臺的定位,現在已經比較清晰了;至于股權投資平臺魯銀投資,若是下一步能繼續獲注金融資產,則更有利于公司定位。”銳財經首席分析師王政對此評價說。
劃算的置換
由于主業定位不明晰,魯銀投資的重組預期一直都在。從大股東萊鋼集團或置入萊鋼建設,到齊魯證券借殼,這樣的重組“版本”傳出過許多,但最終都未能成行。而這次的動作,可以算是它在重組路上的一大步。
根據公告內容,魯銀投資將置換出公司擁有的帶鋼分公司部分存貨、全部非流動資產和預收賬款,換入萊鋼集團持有的萊商銀行4.98%股權。差額部分約4.04億元,由魯銀投資向萊鋼集團發行股份補足。交易完成后,萊鋼集團持股比例增加10.77%至25.29%,其他股東持股數量保持不變。
用一份虧損中的鋼鐵資產,換一份業績攀升中的銀行股權,對魯銀投資來說還是相當劃算的。
2003年被置入魯銀投資的帶鋼分公司,從2009年以來凈利潤就出現下滑趨勢,2011年下半年開始虧損。本次資產評估報告顯示,該公司2012年度又虧損354萬元。截至2012年10月31日,公司賬面值凈額僅為-3808.39萬元,評估值則為222.93萬元。
相較之下,置入的萊商銀行股權則“給力”得多———該行自2009年以來業績一直呈持續遞增態勢,且堅持每年派發紅利,2009-2012年共計派發紅利5.43億元。萊鋼集團是其第一大股東,持股20.29%。
主業仍不明晰
不過,雖然萊商銀行業績不錯,但魯銀投資本次獲注股權比例較小,僅依靠其投資分紅收益,還是難以作為主業支撐。
魯銀投資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不再從事鋼鐵業務,業務構成將以股權投資為主,成為投資于金融、房地產開發、粉末冶金及制品、礦山開采、羊絨紡織、貿易等產業的綜合性上市公司。
由此也可見,魯銀投資業務范圍依然比較分散。除了自身控股的房地產、羊毛紡織、粉末冶金等子公司外,其還持有煙臺萬潤19.93%的股權,這也是其所作股權投資中比較大的一塊。而其他主要利潤來源,則是房地產子公司和冶金子公司。
今年以來,魯銀投資又在一些新的領域有所涉獵:5月13日,其子公司山東魯銀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設立了山東魯銀拍賣有限公司;6月7日,子公司青島豪杰礦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設立了濰坊豪泰瑞礦業有限公司。
上市平臺各司其職
魯銀投資的這次資產置換,實際上也是實際控制人為兌現承諾所為。
2011年,濟南鋼鐵換股吸收合并萊鋼股份,成立新上市公司山東鋼鐵(600022)時,實際控制人山鋼集團曾作出承諾:鑒于魯銀投資從事的窄鋼帶業務與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同屬鋼鐵類業務,將在本次重組完成之日起5年之內,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妥善解決相關問題,使重組后的濟南鋼鐵成為山鋼集團內鋼鐵主業惟一上市平臺。
這次交易完成后,魯銀投資相當于將帶鋼生產線又“還給”了萊鋼集團。不再從事鋼鐵業務之后,也順帶減少了其與萊鋼集團、山鋼集團日常經營中的關聯交易數額。
而對于山鋼集團這個“山鋼系”的掌舵者來說,旗下3家上市公司平臺,職責的劃分則更加明晰。
毫無疑問,山東鋼鐵承擔的是生產銷售鋼鐵產品的主要職責。而在上游,山鋼集團通過山東金嶺鐵礦控制金嶺礦業(000655),后者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鐵礦石采選類上市公司,勢必會對山鋼集團產業鏈的鍛造提供支撐。
如今,魯銀投資就變成了山鋼集團旗下的“非鋼”平臺。對此,“我的鋼鐵”網分析師郭毅舉例表示,“在鋼鐵行業中,寶鋼已試水金融領域的投資,武鋼產業鏈也涉及廣泛,其非鋼產業的凈利潤貢獻甚至高達總凈利潤的一半。”
能否成金融平臺?
現如今,魯銀投資正逐步蛻變為股權投資公司,但是它之后是會專攻金融資產一個門類,還是將采取另一只魯股魯信創投(600783)那樣的運作模式?對此,魯銀投資并沒有予以回應。
雖然大股東并未表態是否續注萊商銀行股權,但萊商銀行會否憑借魯銀投資實現城商行上市,還是給投資者留下了想象空間。王政表示,山鋼集團旗下金融資產豐富,下一步就要看它“舍不舍得”繼續將麾下優質金融資產注入魯銀投資了。
其實,魯銀投資的大股東萊鋼集團在金融領域,稱得上長袖善舞。除萊商銀行外,其還擁有山東區域內非常重要的一份金融資產———齊魯證券,控股達45.71%。日前,齊魯證券7.6742%股權被其二股東建銀投資在北交所掛牌轉讓,要價高達15.29億元。而齊魯證券還控股期貨公司魯證期貨。
去年3月,萊鋼集團悄然在新加坡設立齊魯鋼鐵有限公司;另外,山鋼集團也在香港成立山鋼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二者都承擔著境外融資的職責。
萊鋼集團審計報告也顯示,企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兩項資產數額,這幾年正逐漸龐大起來。
此外,同屬山鋼集團旗下的濟鋼集團,在擔保、小貸、PE等領域也均有涉獵。
這些金融資產中,部分存在著上市預期,但是不知魯銀投資能否趁便“借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