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5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4月份,CPI同比上漲1.8%,環比下降0.2%;PPI同比上漲3.4%,同比漲幅為8個月來首次回升。從主要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情況來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15.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11.1%)和造紙和紙制品業(10.4%)等行業漲幅居前。分析人士認為,經濟數據能為投資者預判A股相關行業及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提供參考,漲幅居前的行業值得投資者關注。今日本報特分別從市場資金、業績等方面對上述三行業及其龍頭公司進行梳理分析,以供投資者參考。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回調后板塊具有較高安全邊際、機構看好三類標的股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在主要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漲幅明顯擴大,同比漲幅達到15.2%,環比漲幅達到3.2%。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工業生產的全面復蘇,主要原材料需求增加,疊加國際原油價格不斷走高,預計PPI將繼續回升。
事實上,今年以來,采掘行業的基本面呈現不斷改善態勢,反映到上市公司層面是普遍優異的業績表現。《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采掘行業一季報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同比增長率達到24.44%,位居申萬一級行業前列。
從子領域來看,受益于國際原油價格回升、企業內部成本挖潛、提高管理水平、降本增效等,石油行業業績也出現較大好轉。27家涉足石油領域的上市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廣匯能源、國創高新、新潮能源、海越股份、洲際油氣、岳陽興長等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居前。
此外,截至昨日,共有18家涉足石油領域的上市公司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11家,占比61.11%。東華能源、泰和新材、齊翔騰達、貝肯能源、高科石化、海利得、榮盛石化等7家公司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國創高新和岳陽興長等兩家公司則有望實現中報業績扭虧為盈。
良好的業績也對采掘板塊市場表現起到了明顯提振作用,5月份以來,采掘板塊累計漲幅接近4%,跑贏同期大盤(滬指期間累計漲幅為2.63%)。子領域中,石油板塊相關個股期間漲幅更為突出,康普頓(44.40%)、石大勝華(21.07%)、東華能源(20.46%)、海越股份(18.16%)、恒逸石化(14.79%)、寶莫股份(12.62%)、恒力股份(11.71%)、桐昆股份(10.35%)、國創高新(10.29%)、廣聚能源(10.06%)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而僅從本周市場表現來看,康普頓、廣聚能源、石大勝華、寶莫股份、道森股份、岳陽興長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前,均超8%。
資金流向方面,本周以來,采掘板塊大單資金凈流入明顯加快,而市場較為關注的石油股則更是成為大單資金追捧焦點,其中,以中國石油、桐昆股份、東華能源、石大勝華、泰和新材、中油工程、泰山石油、華鼎股份、衛星石化、上海石化等為代表的石油概念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000萬元。
對于采掘板塊及其子領域布局方面,中國銀河證券指出,采掘板塊在經歷了前期的充分回調之后具有較強的安全邊際,板塊或存在較好的反彈行情。此外,東海證券建議關注盈利能力改善明顯、業績彈性高、具備國企改革主題的標的公司。(張穎吳珊)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行業資產負債率持續改善、一季度社保QFII斥資逾10億元新進增持7只龍頭股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3.4%,環比下降0.2%。從工業生產者主要行業出廠價格分類數據來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增長11.1%,同比漲幅位居前列。
另外,鋼鐵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同樣出色,成為機構提前布局的重要原因。據一季報披露顯示,共有29家鋼鐵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近八成。其中,柳鋼股份、韶鋼松山、華菱鋼鐵、太鋼不銹、武進不銹、包鋼股份、新鋼股份、*ST安泰、安陽鋼鐵、重慶鋼鐵、杭鋼股份、沙鋼股份、三鋼閩光、*ST釩鈦等14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截至昨日,共有6家鋼鐵上市公司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4家,分別為安陽鋼鐵、沙鋼股份、三鋼閩光、永興特鋼。
上市鋼企資產負債率已降至61%,板塊市凈率也僅為1.32倍左右。2017年鋼鐵板塊資產負債率下降了5個百分點至62%,2018年一季度再降1個百分點至61%,這就表明鋼鐵行業去杠桿效果顯著,資產負債率實現大幅下降,顯示出鋼鐵行業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改善。以2018年一季度末凈資產計算,目前鋼鐵板塊的市凈率為1.32倍。
對此,招商證券表示,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去杠桿等效果顯著,資產負債表修復良好,逐漸回歸健康。行業全年景氣預期不改:供給端來看,2016年初至2018年初去產能1.15億噸,而2018年仍有3000萬噸的去產能任務,同時嚴禁地條鋼死灰復燃與新增產能,電爐由于高成本的常態化投產困難,幾乎無新增產能;需求端來看,幾年制造業需求穩定,下游建筑業的房地產和PPP項目等好于預期、有所增長,需求整體不減,預計2018年粗鋼產能利用率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繼續上行;成本端方面,鐵礦石新增產能將持續至2019年,鋼礦剪刀差帶來的成本紅利將持續為鋼企帶來利潤彈性。策略方面,鋼鐵板塊基于催化劑、業績確定性、安全邊際等三大思路,推薦華菱鋼鐵、柳鋼股份、南鋼股份、寶鋼股份、久立特材、三鋼閩光、太鋼不銹、新鋼股份、馬鋼股份等標的。
2018年一季度,受春節及高庫存影響,鋼材價格有所回落,鋼鐵企業盈利環比普遍下降,但同比有明顯提高。隨著庫存的快速去化,鋼材現貨價格觸底回升。截至5月4日,上海地區螺紋鋼、熱卷已重回年內價格峰值區域。上海20mm中板達4500元/噸,創2012年來價格新高。國信證券則認為,產量偏弱,需求穩重有升,利好鋼材價格,鋼廠或繼續保持高盈利。在申萬28個二級行業中,鋼鐵板塊最新動態市盈率僅高于銀行板塊,處于較低水平,行業盈利持續以及高分紅的預期使板塊存在估值修復空間。按照2018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上市公司利潤計算,鋼鐵板塊估值較低,華菱鋼鐵、柳鋼股份估值不足5倍,值得關注。
鋼鐵行業景氣度提高,在二級市場上也得到一定反映。在可交易的31只鋼鐵股中,本周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20只,占比逾六成。其中,西藏礦業(6.52%)、鄂爾多斯(4.69%)、三鋼閩光(4.68%)、*ST金嶺(4.18%)、海南礦業(3.43%)、杭鋼股份(2.74%)、韶鋼松山(2.58%)、西寧特鋼(2.47%)、方大特鋼(2.11%)和武進不銹(2%)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前。
早在一季度社保基金與QFII等兩類機構資金就已對鋼鐵股進行布局。根據一季報披露顯示,8家鋼鐵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上述兩大機構身影,合計持股數量3.32億股,合計持股市值約22.09億元。其中,河鋼股份、柳鋼股份、寶鋼股份、太鋼不銹、南鋼股份、安陽鋼鐵、韶鋼松山等7只鋼鐵股成為上述機構集體在今年一季度新進增持的重點,其增持資金達到10.45億元。(任小雨)
供需改善行業維持高景氣度、6家公司中報預喜受追捧、造紙和紙制品業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變動是行業景氣度的直接反映之一。價格的上漲一定程度意味著行業經營面的向好,對二級市場上相應板塊有望形成正向刺激。5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從主要行業變動來看,造紙和紙制品業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漲幅為10.4%,同比漲幅位居前列。另外4月份造紙和紙制品業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也實現上漲,漲幅為0.5%。
造紙行業的較高景氣度在部分龍頭上市公司股價上已經有所反映。21只造紙股中,有10只個股月內股價表現跑贏同期大盤(滬指月內上漲2.63%),其中中順潔柔(12.72%)、銀鴿投資(11.99%)、太陽紙業(10.09%)、宜賓紙業(9.55%)、山鷹紙業(8.78%)、美利云(7.64%)、冠豪高新(5.93%)和岳陽林紙(5.05%)等個股月內累計漲幅均在5%以上。
在價格上漲、行業高景氣度的背景下,多數公司對2018年中報業績也給予了良好預期。截至昨日,共有9家公司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6家公司中報業績預喜。其中3家公司預計中報凈利潤最高同比增幅在30%及以上。具體來看,安妮股份預計2018年1月份至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00萬元至6800萬元,同比增長32.57%至80.29%。太陽紙業預計2018年1月份至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3736萬元至139983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30%至60%。中順潔柔預計2018年1月份至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987.21萬元至20333.37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15%至30%。其余中報預喜的3家公司分別為岳陽林紙、景興紙業和宜賓紙業。
機構評級方面,有6只造紙股近30日內被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中順潔柔(21家)、太陽紙業(18家)和山鷹紙業(11家)等3只個股近30日內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在10家及以上,其余機構看好的3只個股分別為:晨鳴紙業、岳陽林紙和博匯紙業
對于市場表現、機構評級家數、中報預告等指標均表現居前的中順潔柔,興業證券表示,公司作為國內生活用紙行業內第一梯隊成員,受益于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同時不斷夯實自身核心競爭力,銷售規模有望持續增長。考慮公司已開始在產品端和渠道端同時發力,疊加新建產能釋放,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持樂觀預期,后市表現值得持續關注。
分析人士表示,從造紙行業基本面來看,進口廢紙政策的收緊,或對廢紙價格形成長期利好。2017年12月份,《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開始實施,文件規定申請進口廢紙許可的加工利用企業生產能力需達到5萬噸/年,含雜率標準由1.5%調整為0.5%。
對于造紙板塊的后市機會,申萬宏源表示,供需格局改善下,行業盈利維持高景氣度,龍頭上市公司在原材料結構、能源自給率、環保方面都有成本優勢,噸盈利優勢有望穩固;后續業績彈性在于龍頭自身新建項目投產釋放帶來量的變化。看好山鷹紙業、太陽紙業、晨鳴紙業等。(喬川川)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回調后板塊具有較高安全邊際、機構看好三類標的股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在主要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漲幅明顯擴大,同比漲幅達到15.2%,環比漲幅達到3.2%。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工業生產的全面復蘇,主要原材料需求增加,疊加國際原油價格不斷走高,預計PPI將繼續回升。
事實上,今年以來,采掘行業的基本面呈現不斷改善態勢,反映到上市公司層面是普遍優異的業績表現。《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采掘行業一季報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同比增長率達到24.44%,位居申萬一級行業前列。
從子領域來看,受益于國際原油價格回升、企業內部成本挖潛、提高管理水平、降本增效等,石油行業業績也出現較大好轉。27家涉足石油領域的上市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廣匯能源、國創高新、新潮能源、海越股份、洲際油氣、岳陽興長等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居前。
此外,截至昨日,共有18家涉足石油領域的上市公司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11家,占比61.11%。東華能源、泰和新材、齊翔騰達、貝肯能源、高科石化、海利得、榮盛石化等7家公司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國創高新和岳陽興長等兩家公司則有望實現中報業績扭虧為盈。
良好的業績也對采掘板塊市場表現起到了明顯提振作用,5月份以來,采掘板塊累計漲幅接近4%,跑贏同期大盤(滬指期間累計漲幅為2.63%)。子領域中,石油板塊相關個股期間漲幅更為突出,康普頓(44.40%)、石大勝華(21.07%)、東華能源(20.46%)、海越股份(18.16%)、恒逸石化(14.79%)、寶莫股份(12.62%)、恒力股份(11.71%)、桐昆股份(10.35%)、國創高新(10.29%)、廣聚能源(10.06%)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而僅從本周市場表現來看,康普頓、廣聚能源、石大勝華、寶莫股份、道森股份、岳陽興長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前,均超8%。
資金流向方面,本周以來,采掘板塊大單資金凈流入明顯加快,而市場較為關注的石油股則更是成為大單資金追捧焦點,其中,以中國石油、桐昆股份、東華能源、石大勝華、泰和新材、中油工程、泰山石油、華鼎股份、衛星石化、上海石化等為代表的石油概念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000萬元。
對于采掘板塊及其子領域布局方面,中國銀河證券指出,采掘板塊在經歷了前期的充分回調之后具有較強的安全邊際,板塊或存在較好的反彈行情。此外,東海證券建議關注盈利能力改善明顯、業績彈性高、具備國企改革主題的標的公司。(張穎吳珊)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行業資產負債率持續改善、一季度社保QFII斥資逾10億元新進增持7只龍頭股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3.4%,環比下降0.2%。從工業生產者主要行業出廠價格分類數據來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增長11.1%,同比漲幅位居前列。
另外,鋼鐵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同樣出色,成為機構提前布局的重要原因。據一季報披露顯示,共有29家鋼鐵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近八成。其中,柳鋼股份、韶鋼松山、華菱鋼鐵、太鋼不銹、武進不銹、包鋼股份、新鋼股份、*ST安泰、安陽鋼鐵、重慶鋼鐵、杭鋼股份、沙鋼股份、三鋼閩光、*ST釩鈦等14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截至昨日,共有6家鋼鐵上市公司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4家,分別為安陽鋼鐵、沙鋼股份、三鋼閩光、永興特鋼。
上市鋼企資產負債率已降至61%,板塊市凈率也僅為1.32倍左右。2017年鋼鐵板塊資產負債率下降了5個百分點至62%,2018年一季度再降1個百分點至61%,這就表明鋼鐵行業去杠桿效果顯著,資產負債率實現大幅下降,顯示出鋼鐵行業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改善。以2018年一季度末凈資產計算,目前鋼鐵板塊的市凈率為1.32倍。
對此,招商證券表示,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去杠桿等效果顯著,資產負債表修復良好,逐漸回歸健康。行業全年景氣預期不改:供給端來看,2016年初至2018年初去產能1.15億噸,而2018年仍有3000萬噸的去產能任務,同時嚴禁地條鋼死灰復燃與新增產能,電爐由于高成本的常態化投產困難,幾乎無新增產能;需求端來看,幾年制造業需求穩定,下游建筑業的房地產和PPP項目等好于預期、有所增長,需求整體不減,預計2018年粗鋼產能利用率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繼續上行;成本端方面,鐵礦石新增產能將持續至2019年,鋼礦剪刀差帶來的成本紅利將持續為鋼企帶來利潤彈性。策略方面,鋼鐵板塊基于催化劑、業績確定性、安全邊際等三大思路,推薦華菱鋼鐵、柳鋼股份、南鋼股份、寶鋼股份、久立特材、三鋼閩光、太鋼不銹、新鋼股份、馬鋼股份等標的。
2018年一季度,受春節及高庫存影響,鋼材價格有所回落,鋼鐵企業盈利環比普遍下降,但同比有明顯提高。隨著庫存的快速去化,鋼材現貨價格觸底回升。截至5月4日,上海地區螺紋鋼、熱卷已重回年內價格峰值區域。上海20mm中板達4500元/噸,創2012年來價格新高。國信證券則認為,產量偏弱,需求穩重有升,利好鋼材價格,鋼廠或繼續保持高盈利。在申萬28個二級行業中,鋼鐵板塊最新動態市盈率僅高于銀行板塊,處于較低水平,行業盈利持續以及高分紅的預期使板塊存在估值修復空間。按照2018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上市公司利潤計算,鋼鐵板塊估值較低,華菱鋼鐵、柳鋼股份估值不足5倍,值得關注。
鋼鐵行業景氣度提高,在二級市場上也得到一定反映。在可交易的31只鋼鐵股中,本周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20只,占比逾六成。其中,西藏礦業(6.52%)、鄂爾多斯(4.69%)、三鋼閩光(4.68%)、*ST金嶺(4.18%)、海南礦業(3.43%)、杭鋼股份(2.74%)、韶鋼松山(2.58%)、西寧特鋼(2.47%)、方大特鋼(2.11%)和武進不銹(2%)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前。
早在一季度社保基金與QFII等兩類機構資金就已對鋼鐵股進行布局。根據一季報披露顯示,8家鋼鐵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上述兩大機構身影,合計持股數量3.32億股,合計持股市值約22.09億元。其中,河鋼股份、柳鋼股份、寶鋼股份、太鋼不銹、南鋼股份、安陽鋼鐵、韶鋼松山等7只鋼鐵股成為上述機構集體在今年一季度新進增持的重點,其增持資金達到10.45億元。(任小雨)
供需改善行業維持高景氣度、6家公司中報預喜受追捧、造紙和紙制品業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變動是行業景氣度的直接反映之一。價格的上漲一定程度意味著行業經營面的向好,對二級市場上相應板塊有望形成正向刺激。5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從主要行業變動來看,造紙和紙制品業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漲幅為10.4%,同比漲幅位居前列。另外4月份造紙和紙制品業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也實現上漲,漲幅為0.5%。
造紙行業的較高景氣度在部分龍頭上市公司股價上已經有所反映。21只造紙股中,有10只個股月內股價表現跑贏同期大盤(滬指月內上漲2.63%),其中中順潔柔(12.72%)、銀鴿投資(11.99%)、太陽紙業(10.09%)、宜賓紙業(9.55%)、山鷹紙業(8.78%)、美利云(7.64%)、冠豪高新(5.93%)和岳陽林紙(5.05%)等個股月內累計漲幅均在5%以上。
在價格上漲、行業高景氣度的背景下,多數公司對2018年中報業績也給予了良好預期。截至昨日,共有9家公司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6家公司中報業績預喜。其中3家公司預計中報凈利潤最高同比增幅在30%及以上。具體來看,安妮股份預計2018年1月份至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00萬元至6800萬元,同比增長32.57%至80.29%。太陽紙業預計2018年1月份至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3736萬元至139983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30%至60%。中順潔柔預計2018年1月份至6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987.21萬元至20333.37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15%至30%。其余中報預喜的3家公司分別為岳陽林紙、景興紙業和宜賓紙業。
機構評級方面,有6只造紙股近30日內被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中順潔柔(21家)、太陽紙業(18家)和山鷹紙業(11家)等3只個股近30日內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在10家及以上,其余機構看好的3只個股分別為:晨鳴紙業、岳陽林紙和博匯紙業
對于市場表現、機構評級家數、中報預告等指標均表現居前的中順潔柔,興業證券表示,公司作為國內生活用紙行業內第一梯隊成員,受益于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同時不斷夯實自身核心競爭力,銷售規模有望持續增長。考慮公司已開始在產品端和渠道端同時發力,疊加新建產能釋放,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持樂觀預期,后市表現值得持續關注。
分析人士表示,從造紙行業基本面來看,進口廢紙政策的收緊,或對廢紙價格形成長期利好。2017年12月份,《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開始實施,文件規定申請進口廢紙許可的加工利用企業生產能力需達到5萬噸/年,含雜率標準由1.5%調整為0.5%。
對于造紙板塊的后市機會,申萬宏源表示,供需格局改善下,行業盈利維持高景氣度,龍頭上市公司在原材料結構、能源自給率、環保方面都有成本優勢,噸盈利優勢有望穩固;后續業績彈性在于龍頭自身新建項目投產釋放帶來量的變化。看好山鷹紙業、太陽紙業、晨鳴紙業等。(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