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建龍北滿特鋼廠區內一片繁忙——運轉的高爐不斷轟鳴,四濺的鐵水翻著熱浪,還有在建工地里隆隆的機械聲,以及往返送飯車輛飄出的陣陣飯香。
“你來得早了,等我們建好后,不但效益大幅提高,廠區也會美得和花園一樣。”黨群工作部李東昕對建龍北滿特鋼的未來滿是憧憬。
此時距離建龍北滿特鋼混改一周年還有數日,職工們的心情早已今非昔比。這也難怪,自從2017年10月建龍集團重整北滿特鋼,通過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以及技術改造,新冠名為“建龍北滿特鋼”的“老字號”浴火重生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2018年1~8月鋼入庫量、鋼材入庫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97.4%、420%。
新北鋼新故事新起點
老北鋼人都會記住一個日子:2017年9月28日。
這一天東北特鋼集團北滿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齊齊哈爾北興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齊齊哈爾北方鍛鋼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統稱北滿特鋼)的重整計劃草案獲得一次性表決通過,建龍集團正式入主北滿特鋼,成為實際控股人并進行重整。
全廠5000多名職工歡欣鼓舞——在鋼鐵行業內,建龍的品牌和口碑家喻戶曉,他們奔走相告:“省里幫咱找了個好'東家’!”
這份快樂來之不易。北滿特鋼本是我省鋼鐵企業中的國有企業“老字號”,2004年,大連鋼鐵集團、撫順特鋼和北滿特鋼三家合并成立東北特鋼集團。然而從2012年開始,東北特鋼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2016年情況更加嚴峻,當時北滿特鋼的煉鐵廠陷入停產,530名工人中,只留下五、六十人,其余的全部放假,每個月只發460元基本生活費。
煉鐵廠里年輕人多,平均年齡才31歲,正是娶妻生子背房貸的時候。為了生活,大家各謀出路。一時之間,廠里家屬區的市場里,經常有鋼廠職工擺攤做生意。
到了12月,北滿特鋼正式進入破產重組,擁有5000名職工的大企業瀕臨絕境,這件事成為我省上下關注的重點。為了北滿特鋼重組之事,省委省政府、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開了數個專題會,還向鞍鋼、一重、南鋼、沙鋼、建龍等多個鋼鐵龍頭企業發出參與重組的邀約函,然而因為負債率近300%等多種原因,北鋼重整難度重重……
經過數次協商、談判,直到2017年9月28日,建龍集團入主北滿特鋼的消息傳出,全廠上下懸著的心才落了下來。
建龍集團在我國鋼鐵民營企業中排名第二,以實力雄厚、待遇優厚享譽鋼鐵產業。建龍入主后,北滿特鋼全體職工就此告別純國企身份,開始書寫新北鋼的混改故事。
重組滿月顯現新氣象
建龍果然是個好“東家”。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建龍北滿特鋼的節奏令人震撼:
10月1日,經歷了“放假”10個月的建龍北滿特鋼煉鐵廠開始員工召回;
10月9日,人力資源中心開啟人事體制改革,原36個部門壓縮為23個,部門負責人競聘上崗;
10月14日,煉鐵廠開始高爐設備維修,緊鑼密鼓準備復產;
11月11日,僅用24天完成復產維修,高爐一次點火成功,當日復產;
11月13日,煉鐵廠高爐實現達產,日出鐵水1500噸;
11月29日,建龍北滿特鋼“工藝優化產品升級改造項目啟動會”召開,項目總指揮部成立,謀劃未來兩年里投資運行的框架。
更讓人開心的是建龍對全體員工的妥善安置:只要有上崗意愿都給予安置。
建龍北滿特鋼總經理王偉先介紹說,通過本次重整,建龍集團為北滿特鋼化解了沉重的債務負擔和歷史包袱,企業輕裝上陣。北滿特鋼也打破固有的管理體系,與建龍集團在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技術應用等方面全面接軌,充分釋放設備產能。
2017年11月,剛進入重組的建龍北滿特鋼全員就感受到了變化,短平快的8時早會是企業一天工作的開始:先由財企部宣布前一日各部門的生產成本,或低或高的數字浮動會讓每個部門的負責人心驚肉跳。接下來各部門負責人匯報情況,每人5分鐘,匯報工作進展,問責必有回復,句句干貨。
以成本感受市場脈搏,只是建龍北滿特鋼人開始市場化的第一步。
莫為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企業能否發展可以從戰略規劃看出未來。剛剛重組一個月的北滿特鋼就開始制定《2018年及未來三年產品發展規劃》。企業研發部長董貴文是規劃的執筆者。
董貴文說,以前做企業未來規劃,格局比較小,固有的思維,固定的空間,很少有大手筆的突破,提出目標也比較虛。現在感覺完全不同,所有的生產計劃都有項目作支撐,所有的項目都有資金支撐,我們做規劃就會更實、更細、更有抓手。
北滿特鋼在工信部備案的產能是220萬噸,歷史上最好的鋼和鐵產量分別為73萬噸和77.9萬噸,即使最高年份產能利用率也僅為30%多。
產量和產能不匹配,致使噸鋼固定費用奇高,產品缺乏競爭優勢。建龍北滿特鋼副總經理葉志海說,如今建龍北滿特鋼的任務就是打通生產線上的梗阻,將鋼鐵產量匹配。建龍重整北滿特鋼后,迅速開展對現有裝備和整體工藝流程的梳理,對舊有生產線改造升級成為突破產能的重要路徑。建龍北滿特鋼上下躍躍欲試。
一年時間脫胎換骨
2018年,是建龍北滿特鋼上工程的大年份。截至目前,建龍集團就投資21.5億元對北滿特鋼進行了30項技術改造。每個項目都是完成規劃夢想的基石。
2018年9月,記者再次到訪建龍北滿特鋼,在剛剛建好的“六機六流小方坯連鑄生產機”操控室,工人們正在加緊調試。連鑄機后部將要匹配兩條合金鋼高速線材生產線,實現年產103萬噸小方坯、優質合金線材100萬噸。這一項目將使建龍北滿特鋼的鐵、鋼、材的生產能力達到平衡,品種結構更加合理。
與此同時,建龍北滿特鋼也在謀求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生態型的生產線。以清潔生產為目標的265燒結機、為保證技改能源釋放后達到能源平衡的25300制氧機組、為避免高爐煤氣放散新建的12萬立方米高爐煤氣柜及其配套設施等一系列環保項目建設都在廠區內進行著。
建龍大手筆投資讓企業職工看到了北滿特鋼的未來,而體制機制改革更讓職工與企業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現在,上至總經理、下至每一名員工都建立了月度個人績效,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為了激勵員工參與到公司降本增效、技改項目等重點工作中,建立公司與員工利益共同體,僅今年前8個月建龍北滿特鋼就拿出3413萬元進行獎勵。產能釋放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讓全體職工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2017年末以來,建龍北滿特鋼已經兩次調整工人工資,平均上漲1300元。
2018年3月,北滿特鋼摘掉了多年虧損的帽子,實現盈利331萬元。建龍集團決定把這331萬元當做紅包發給員工。“每人800元,人人有份,全廠都'炸’了,就連家屬樓的老人都奔走相告。鋼廠發紅包成了整個富拉爾基區的大新聞。”公司辦公室副主任于海波說,“公司預計年底所有技改項目都將完工,今年年末,還將進行一次調薪。”
如今的建龍北滿特鋼充滿前進的動力。李東昕說:“產能上來了,鋼廠、鐵廠都忙起來,再加上各種項目技改,廠里員工滿負荷生產。為了滿足生產需求,今年北滿特鋼還新招了1400多人。由于一線員工工作繁忙,廠里專門配備了兩輛送餐車,每天午飯、晚飯都送餐到各個單位。”
籌謀長遠未來可期
完成技改僅僅是建龍北滿特鋼籌謀的第一步。葉志海說,建龍集團將在黑龍江省鋼鐵行業產業鏈上進行深度布局,目前正配合省政府圍繞千萬噸鋼、千億元產值的頂層目標謀劃黑龍江鋼鐵全產業鏈發展規劃。按照初步設想,圍繞黑龍江省的鋼鐵企業及產品配套建設產業園,形成產業聚集效應。未來3~5年,建龍集團將以北滿特鋼為主,打造千萬噸級的優特鋼企業集團,實現特鋼行業的全國布局,逐步將建龍北滿特鋼打造為全國一流特殊鋼企業集團和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的國家級典范。
充滿活力的機制,無限可能的未來,讓建龍北滿特鋼成為年輕人就職的選擇。參與招聘工作的于海波對記者說,建龍北滿特鋼今年春季招聘了92名大學生,平均工資達5000元,招聘數量和工資都創公司歷史新高。如今大學生公寓、職工浴池、新食堂正在建設,建龍北滿特鋼還請來設計團隊按照3A級景區標準設計廠區,一個更年輕、更有活力、更有前景的美麗新北鋼就在眼前。
“你來得早了,等我們建好后,不但效益大幅提高,廠區也會美得和花園一樣。”黨群工作部李東昕對建龍北滿特鋼的未來滿是憧憬。
此時距離建龍北滿特鋼混改一周年還有數日,職工們的心情早已今非昔比。這也難怪,自從2017年10月建龍集團重整北滿特鋼,通過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以及技術改造,新冠名為“建龍北滿特鋼”的“老字號”浴火重生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2018年1~8月鋼入庫量、鋼材入庫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97.4%、420%。
新北鋼新故事新起點
老北鋼人都會記住一個日子:2017年9月28日。
這一天東北特鋼集團北滿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齊齊哈爾北興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齊齊哈爾北方鍛鋼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統稱北滿特鋼)的重整計劃草案獲得一次性表決通過,建龍集團正式入主北滿特鋼,成為實際控股人并進行重整。
全廠5000多名職工歡欣鼓舞——在鋼鐵行業內,建龍的品牌和口碑家喻戶曉,他們奔走相告:“省里幫咱找了個好'東家’!”
這份快樂來之不易。北滿特鋼本是我省鋼鐵企業中的國有企業“老字號”,2004年,大連鋼鐵集團、撫順特鋼和北滿特鋼三家合并成立東北特鋼集團。然而從2012年開始,東北特鋼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2016年情況更加嚴峻,當時北滿特鋼的煉鐵廠陷入停產,530名工人中,只留下五、六十人,其余的全部放假,每個月只發460元基本生活費。
煉鐵廠里年輕人多,平均年齡才31歲,正是娶妻生子背房貸的時候。為了生活,大家各謀出路。一時之間,廠里家屬區的市場里,經常有鋼廠職工擺攤做生意。
到了12月,北滿特鋼正式進入破產重組,擁有5000名職工的大企業瀕臨絕境,這件事成為我省上下關注的重點。為了北滿特鋼重組之事,省委省政府、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開了數個專題會,還向鞍鋼、一重、南鋼、沙鋼、建龍等多個鋼鐵龍頭企業發出參與重組的邀約函,然而因為負債率近300%等多種原因,北鋼重整難度重重……
經過數次協商、談判,直到2017年9月28日,建龍集團入主北滿特鋼的消息傳出,全廠上下懸著的心才落了下來。
建龍集團在我國鋼鐵民營企業中排名第二,以實力雄厚、待遇優厚享譽鋼鐵產業。建龍入主后,北滿特鋼全體職工就此告別純國企身份,開始書寫新北鋼的混改故事。
重組滿月顯現新氣象
建龍果然是個好“東家”。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建龍北滿特鋼的節奏令人震撼:
10月1日,經歷了“放假”10個月的建龍北滿特鋼煉鐵廠開始員工召回;
10月9日,人力資源中心開啟人事體制改革,原36個部門壓縮為23個,部門負責人競聘上崗;
10月14日,煉鐵廠開始高爐設備維修,緊鑼密鼓準備復產;
11月11日,僅用24天完成復產維修,高爐一次點火成功,當日復產;
11月13日,煉鐵廠高爐實現達產,日出鐵水1500噸;
11月29日,建龍北滿特鋼“工藝優化產品升級改造項目啟動會”召開,項目總指揮部成立,謀劃未來兩年里投資運行的框架。
更讓人開心的是建龍對全體員工的妥善安置:只要有上崗意愿都給予安置。
建龍北滿特鋼總經理王偉先介紹說,通過本次重整,建龍集團為北滿特鋼化解了沉重的債務負擔和歷史包袱,企業輕裝上陣。北滿特鋼也打破固有的管理體系,與建龍集團在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技術應用等方面全面接軌,充分釋放設備產能。
2017年11月,剛進入重組的建龍北滿特鋼全員就感受到了變化,短平快的8時早會是企業一天工作的開始:先由財企部宣布前一日各部門的生產成本,或低或高的數字浮動會讓每個部門的負責人心驚肉跳。接下來各部門負責人匯報情況,每人5分鐘,匯報工作進展,問責必有回復,句句干貨。
以成本感受市場脈搏,只是建龍北滿特鋼人開始市場化的第一步。
莫為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企業能否發展可以從戰略規劃看出未來。剛剛重組一個月的北滿特鋼就開始制定《2018年及未來三年產品發展規劃》。企業研發部長董貴文是規劃的執筆者。
董貴文說,以前做企業未來規劃,格局比較小,固有的思維,固定的空間,很少有大手筆的突破,提出目標也比較虛。現在感覺完全不同,所有的生產計劃都有項目作支撐,所有的項目都有資金支撐,我們做規劃就會更實、更細、更有抓手。
北滿特鋼在工信部備案的產能是220萬噸,歷史上最好的鋼和鐵產量分別為73萬噸和77.9萬噸,即使最高年份產能利用率也僅為30%多。
產量和產能不匹配,致使噸鋼固定費用奇高,產品缺乏競爭優勢。建龍北滿特鋼副總經理葉志海說,如今建龍北滿特鋼的任務就是打通生產線上的梗阻,將鋼鐵產量匹配。建龍重整北滿特鋼后,迅速開展對現有裝備和整體工藝流程的梳理,對舊有生產線改造升級成為突破產能的重要路徑。建龍北滿特鋼上下躍躍欲試。
一年時間脫胎換骨
2018年,是建龍北滿特鋼上工程的大年份。截至目前,建龍集團就投資21.5億元對北滿特鋼進行了30項技術改造。每個項目都是完成規劃夢想的基石。
2018年9月,記者再次到訪建龍北滿特鋼,在剛剛建好的“六機六流小方坯連鑄生產機”操控室,工人們正在加緊調試。連鑄機后部將要匹配兩條合金鋼高速線材生產線,實現年產103萬噸小方坯、優質合金線材100萬噸。這一項目將使建龍北滿特鋼的鐵、鋼、材的生產能力達到平衡,品種結構更加合理。
與此同時,建龍北滿特鋼也在謀求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生態型的生產線。以清潔生產為目標的265燒結機、為保證技改能源釋放后達到能源平衡的25300制氧機組、為避免高爐煤氣放散新建的12萬立方米高爐煤氣柜及其配套設施等一系列環保項目建設都在廠區內進行著。
建龍大手筆投資讓企業職工看到了北滿特鋼的未來,而體制機制改革更讓職工與企業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現在,上至總經理、下至每一名員工都建立了月度個人績效,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為了激勵員工參與到公司降本增效、技改項目等重點工作中,建立公司與員工利益共同體,僅今年前8個月建龍北滿特鋼就拿出3413萬元進行獎勵。產能釋放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讓全體職工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2017年末以來,建龍北滿特鋼已經兩次調整工人工資,平均上漲1300元。
2018年3月,北滿特鋼摘掉了多年虧損的帽子,實現盈利331萬元。建龍集團決定把這331萬元當做紅包發給員工。“每人800元,人人有份,全廠都'炸’了,就連家屬樓的老人都奔走相告。鋼廠發紅包成了整個富拉爾基區的大新聞。”公司辦公室副主任于海波說,“公司預計年底所有技改項目都將完工,今年年末,還將進行一次調薪。”
如今的建龍北滿特鋼充滿前進的動力。李東昕說:“產能上來了,鋼廠、鐵廠都忙起來,再加上各種項目技改,廠里員工滿負荷生產。為了滿足生產需求,今年北滿特鋼還新招了1400多人。由于一線員工工作繁忙,廠里專門配備了兩輛送餐車,每天午飯、晚飯都送餐到各個單位。”
籌謀長遠未來可期
完成技改僅僅是建龍北滿特鋼籌謀的第一步。葉志海說,建龍集團將在黑龍江省鋼鐵行業產業鏈上進行深度布局,目前正配合省政府圍繞千萬噸鋼、千億元產值的頂層目標謀劃黑龍江鋼鐵全產業鏈發展規劃。按照初步設想,圍繞黑龍江省的鋼鐵企業及產品配套建設產業園,形成產業聚集效應。未來3~5年,建龍集團將以北滿特鋼為主,打造千萬噸級的優特鋼企業集團,實現特鋼行業的全國布局,逐步將建龍北滿特鋼打造為全國一流特殊鋼企業集團和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的國家級典范。
充滿活力的機制,無限可能的未來,讓建龍北滿特鋼成為年輕人就職的選擇。參與招聘工作的于海波對記者說,建龍北滿特鋼今年春季招聘了92名大學生,平均工資達5000元,招聘數量和工資都創公司歷史新高。如今大學生公寓、職工浴池、新食堂正在建設,建龍北滿特鋼還請來設計團隊按照3A級景區標準設計廠區,一個更年輕、更有活力、更有前景的美麗新北鋼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