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2015年臺灣中龍鋼鐵被發現1年排放廢棄物297萬噸,超過環評核準量27萬噸,但經過臺中市環保局運作,環保訴求被駁回。近日臺灣多個環保團體提起行政訴訟,指出中龍鋼鐵嚴重危害臺中地區民眾健康。
1個環保團體研究員鐘瀚樞指出,臺灣“環保署”3年前督察中龍鋼鐵時,發現該公司1年廢棄物297萬噸,超過環評核準量27萬噸,于是發函告發。然而,臺中市環保局2017年審核通過中龍鋼鐵提交的“變更內容對照表”,將原本的廢棄物變更為“資源物質”,駁回有關環保訴求。因此,環保團體向臺中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
另1個環保團體理事長楊國禎博士表示,中龍鋼鐵位于臺中市梧棲區海岸線地區,廢氣排放高度低,臺灣中部地區位于其下風處,長期深受空氣污染傷害。他還強調,自己患肺癌,也是被害人,強調臺灣當局、業者必須站在民眾健康來著想。
有環保人士帶來丟棄在大肚溪口的廢棄物,其中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重金屬鋅、鉛、鎘、戴奧辛。他指出,中龍鋼鐵的有害廢棄物每天至少有2車會送往彰化線西,而這些廢棄物最終會埋在哪里,外人不知道。
另有醫師表示,中龍鋼鐵2017年生產571萬噸粗鋼,換算下來,平均每噸賺500元新臺幣,考慮到生產所造成的污染,非常不劃算,也不值得。這些污染物隨著廢氣漂到空中,最后,由民眾吸入體內,成為癌癥等疾病的來源。
不過,臺中市環保局強調,“本案絕無外界所指的判斷(權力)濫用或判斷(權力)逾越的情形”,稱環評委員會由各領域專家或學者組成,針對每個審查案件,均在考慮環境、發展、公益衡平等多方條件下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辦理審查,一切符合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