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馬鋼了解到,該公司通過強化經濟技術管理并與中石油、中石化密切合作,快速推進了液壓潤滑油品國產化工作。油品國產化比例由2011年的47%提高到2013年的67%,連續兩年增幅保持10%,累計節約費用1136.43萬元。
由于對液壓潤滑油品國產化認知不足和經濟技術管理不到位,我國鋼鐵企業從國外的進口量長期居高不下。僅2011年,寶鋼、首鋼、太鋼、天鋼、馬鋼進口油比例就分別達到50%、49.4%、50.9%、91.9%、53%。進口油成本高、品種繁雜、集中度不高,既增加了鋼鐵企業的經營風險,又使得鋼鐵企業在價格、交貨期、品種配置等方面受到國外供應商的限制。
為了推進行業油品國產化工作,馬鋼積極借鑒各大鋼企的成功案例,逐步、穩定、安全地開展了油品國產化工作。他們采取集中培訓和現場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做好油品國產化試驗,促使專業技術人員掌握油品使用技術,了解油品研發新動態。在試驗中,馬鋼結合現場環境和設備工況,認真檢查數據,強化計劃和經濟技術管理,確保實施階段安全可靠。同時,馬鋼液壓潤滑技術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利用技術交流平臺解決國產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與中石油、中石化簽訂技術服務協議,指導取樣化驗,合理選擇用油,全過程跟蹤各項指標的變化。
經過不斷努力,馬鋼一鐵總廠3號燒結機率先將進口汽輪機油改為國產,隨后該廠的1號燒結機、TRT系統和二鐵總廠、三鐵總廠的液壓油、齒輪油相繼實施了國產化。到2013年底,馬鋼8條主生產線大部分設備用油實現了國產化。其中,彩涂板廠將進口齒輪油調整為國產長壽命齒輪油,每千克節約成本72元。2013年,馬鋼車輪公司液壓油國產化率提高到73%,二鐵總廠、三鐵總廠國產化率提高到97%。這將為馬鋼2014年油品國產化率超過70%,從而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打下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