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第十屆中華環境獎評選結果,共選出中華環境獎5名、中華環境優秀獎18名,其中,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獲評第十屆中華環境獎(企業環保類),成為第十屆中華環境獎中唯一入選的企業單位。 中華環境獎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設立,是中國環境保護領域最高的社會性獎勵。自2000年設立以來,兩年評選頒發一次。 寶鋼股份自建設投產以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一直被認為是國內鋼鐵業節能環保的標桿企業。特別是近年來,寶鋼股份把抓環保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首要任務,將解決大型聯合鋼廠在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當前面臨的首要課題,秉承環境經營理念,在節能環保、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加大投入。
公司結合國家和地方“十三五”規劃總體要求,啟動新一輪城市鋼廠專項規劃,明確了“打造精品鋼鐵制造為核心的升級版綠色工廠,構建城市生態和諧為基礎的示范型城市鋼廠”的規劃目標和“百余項目、百億投資”的實施路徑,并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發展的有效路徑。
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引領行業綠色發展方向。近年來,以“煤進倉、礦進棚”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環保項目穩步推進加速實施;以全流程提標改善為核心的一大批除塵、水處理工藝設施得以有序升級改造,全面實現了特別排放限值的最高環保標準;湛江鋼鐵更是定位于全世界最高效率的綠色工廠,整個工程建設堅持按最嚴的排放標準設計建造,環保投入占總投資的12.5%。寶鋼股份還敢于吃“螃蟹”,世界首發的焦爐煙氣治理技術、最高效率的燒結煙氣凈化處理技術等一批業內首發和示范性環保技術投入工程應用,取得良好效果。大力開展清潔能源應用,建成世界最大的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同時,不斷強化能源體系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與價值。通過持續推進“三流一態”(能源流、制造流、價值流及設備狀態)能源管理體系,有效促進工業低碳發展。 高度重視末端治理,加大資源利用方面的投入。持續推進冶金渣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研發,共形成了74項專利技術和多項技術標準。2018年寶山基地鋼渣加工中心項目建成,全部實現產品化綜合利用,并力爭用2至3年時間實現固廢零廢棄出廠的目標。強化鋼鐵企業綠色服務功能,回饋社會。充分發揮鋼鐵企業固廢消納潛力,2015年至今,共完成油漆桶入爐使用量2.7萬余噸,約占上海全市的1/3。推進移動供熱工程,將原來無法利用的低溫余熱(廢熱)利用起來,不但實現了企業的節能減排和成本下降,還向社區居民供應熱水,實現了城市鋼廠與城市的有機融合。
隨著環保理念、技術水平和管理手段的更新與提升,“十三五”以來,寶鋼股份節能減排效果明顯。2018年,噸鋼綜合能耗581千克標煤,同比下降2.5%;余能回收總量365萬噸標煤,噸鋼耗新水3.1立方米;大氣主要污染物SO2、NOx和煙粉塵排放量分別較2014年下降4%、31%和31%,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99%以上,危險廢物均委托具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公司積極參與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按時完成碳排放配額履約清繳,制造環節碳排放強度不斷下降,同比2013年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初期下降5%。
寶鋼股份表示,將傾力建設完善可持續發展體系,加大技術研發、裝備升級和節能環保改進的資金投入,致力于為城市生態的改善持續貢獻力量,與社區共建綠水青山,讓城市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