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擔當,首鋼榮耀。無論是在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還是各類重大政治任務中,首鋼總在關鍵時刻顯擔當,艱巨任務勇向前,始終堅守政治擔當,嚴格履行社會責任,為黨和國家挑重擔、作貢獻。
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首鋼建廠100周年的活動之一,以首鋼機電公司檢修維護天安門廣場旗桿設備為背景的大型原創話劇《升起天安門廣場的國旗》于近日舉行了專場演出,詮釋了一代代首鋼人強企報國、矢志奮斗的優秀品質,受到了首鋼職工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
除了國慶花籃和國旗桿的制造維護,在天安門廣場上,凝結了首鋼人汗水和智慧的還有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金水橋和長安街護欄,更有那走過天安門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的首鋼民兵師……這些國家重點工程、重要任務,不僅考驗著首鋼人的意志品質和技術能力,更是對首鋼的一種認可和信任,是首鋼人永遠引以為傲的自豪和榮耀!
飄揚吧,五星紅旗
“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這句歌詞,在首鋼人唱來,有著更為不同尋常的意義,因為這面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傾注了首鋼人太多的智慧和心血。
1990年,首鋼承接了為天安門廣場更換主旗桿的任務。舊的國旗桿是1949年9月30日啟用的,40多年來,廣場更加雄偉、寬闊,舊旗桿和基座已經與周圍環境不相協調。而新制作的國旗桿總長32.6米,其中,地下2.6米,地上30米,比舊旗桿增高了8米。
承擔這項艱巨任務的首鋼重機公司機械廠調遣了精兵強將,制定出嚴格、細致的質量承包方案。
新旗桿四節對接的同軸度要求不能超過10毫米,在找正對接的過程中,還要想方設法避開令人難以捉摸的應力變形,整體系統都需要嚴格計算。72次立功受獎、榮獲“五一勞動獎章”的鉗工班長武士英被大家一致推舉打頭陣。他翻閱了大量書籍、資料,在施工方案上反復篩選,優化。當技術部門的專家給他提供出幾種先進儀器的型號請他挑選時,他卻胸有成竹地申請了八塊千分表和一根細鋼絲,加起來投資不過近千元,工期還一下子壓縮了三倍,當那些疑慮的目光看到武士英拿著精心計算的裝卡位置圖,沿著被架上托架的30多米長無縫管,精確地定位,邊裝表邊找正邊組織點焊接的時候,專家們折服了,5毫米的同軸度誤差,在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旗桿中,它的垂直度是最好的,制作成本也是最低的。
在旗桿對焊過程中,按技術要求每道焊縫不能中斷,必須一次完成。當年已53歲的老焊工邸海印,手持焊把蹲在地上,一干就是四個多小時,實在撐不住了,邸海印就跪在地上,一道焊縫下來得靠同志們的攙扶才能站起來,四道焊縫,他就被攙扶了四次。
新旗桿外層采用的是噴涂鋁合金的新工藝,怎樣才能把30多米長的主旗桿噴涂得既均勻又美觀呢?承包這項任務的老鉗工付燕生為此傾注了全部心血。根據現有設備情況,他先后設計出了十幾種方案,經過數次的比較優選,并根據測量的位置,安上了自制的五套托架。之后,他又巧妙地利用分體找正的方法,把誤差控制在三毫米內,制訂了噴涂過程的最佳程序,圓滿完成了任務。
1991年4月15日,首鋼承制并負責安裝的新國旗旗桿在天安門廣場安裝就位并投入使用。同年9月,首鋼還為天安門金水橋漢白玉橋欄制作安裝了400根乳白色噴塑鋼護欄。
從此以后,首鋼又承擔起了國旗桿的維護和維修任務,首鋼機電公司機械廠的工人楊書新,二十多年如一日守護著國旗桿,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他用自己的辛勤呵護,為五星紅旗一直按規范的要求展現在世人面前貢獻著力量。
巧吊裝豎起人民英雄紀念碑
位于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重達103噸,如何吊裝、使其完好地立在紀念碑的基座上,成了當時建設過程中的最大難題。
關鍵時刻、關鍵部位、關鍵工程,首鋼工人是首都最信賴的一支鐵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1952年8月1日,石鋼派出八級起重工齊德明等人和吊裝設備參加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筑工程。
齊德明當時只有33歲,卻有著豐富的起重經驗,又懂得力學計算。他來到現場,仔細觀察,又計算一番,胸有成竹地提出了用起重主、副抱桿吊裝的方案。他所使用的滾杠、拖拉繩、滑輪等,都是起重吊裝作業中較為原始的工具,在他的精心調動下,這些簡單的工具發揮出了最大效用,最終碑心石毫發無損地落在了基座上。首鋼人為又一項具有非凡意義的重點工程做出了貢獻。
攻克人民大會堂吊裝難點
1958年10月,為迎接新中國成立10周年,人民大會堂破土動工。在人民大會堂建設過程中,“萬人大禮堂”上面寬76米,深60米,距地面33米,重達600多噸的混凝土鋼結構頂棚安裝就位成為施工中的難點。
當施工單位求援上海和蘇聯專家未果的情況下,來到首鋼求助。首鋼派出修理廠、安裝公司齊德明、張文水、陳甲田、宋宏柱等12人組成的吊裝隊到人民大會堂工作。經過準備后,僅用2個小時,就將重達600噸重的頂棚吊裝就位。而后又將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的50米跨度的大鋼梁也一舉吊裝就位。
建設和服務毛主席紀念堂
毛主席紀念堂于1976年11月24日奠基,1977年5月24日落成。建設時首鋼不僅提供了優質的鋼材,還選派上百名技術骨干參與到毛主席紀念堂核心設備安裝及土建施工建設中。
首鋼退休職工李乃哲回憶當時建設場景激動地說:“當時沒有現代化的機裝設備,管件的組接全部由手工完成,大家用鋼鋸將一根根鋼管拉斷,再用鋼銼打坡口,最后進行焊接,手上磨出血泡,簡單處理一下,繼續干!”
首鋼退休職工楊衛國回憶說:“為了保證紀念堂建設物資及時準確到位,大家分成3班24小時連續工作,沒有起重設備,大家用手提、用肩扛,將石材、木料等物資及時送達到現場,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建設任務。”
毛主席紀念堂建成后,多年來,首鋼團委每年都會組織首鋼青年志愿者參與毛主席紀念堂的志愿服務工作,目前志愿服務人數達161人次,累計服務時長達13000小時。
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的首鋼民兵師
從1958年開始,首鋼民兵代表“中國民兵”接受檢閱,多次參與國慶天安門閱兵活動,兩次受到中央軍委的通令嘉獎。這支“鋼鐵之師”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壯美畫卷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1958年8月首鋼組建民兵團,10月擴編為師。當年國慶9周年,首鋼組織1500名民兵與兄弟單位組成民兵方隊,肩扛著“7·62”步槍和輕機槍接受了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這是首鋼民兵在國慶閱兵中首次閃亮登場。從此,便成為歷次國慶天安門閱兵等首都重大活動的生力軍。
在1959年國慶10周年天安門閱兵式中,當首鋼民兵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時,毛主席指著民兵方隊對身邊的外國領導人說:“我們不但有強大的人民解放軍,而且還有一億民兵。”1960年國慶節,首鋼1800名民兵單獨組建方隊,參加了國慶天安門閱兵式。1961、1964、1965、1968、1969、1970年,首鋼每次都以800多名民兵參加了國慶天安門閱兵式。
1984年國慶35周年大閱兵,首鋼獨家承擔組建男民兵方隊,組織500余名民兵于北京沙河閱兵村集訓8個月,由352名民兵代表全國民兵,接受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并集體受到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的通令嘉獎。
1999年國慶50周年大閱兵,首鋼第三次獨家承擔組建男民兵方隊,組織450名民兵于北京沙河閱兵村集訓一年,由352名民兵代表全國民兵,接受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34人立功,2人被評為標兵,民兵方隊受到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的通令嘉獎。這時,首鋼民兵已12次參加了國慶天安門閱兵活動。此后首鋼民兵多次承擔閱兵任務。
回顧多年來閱兵經歷,特別是1999年讓大家記憶猶新,難以忘記。1998年10月6日,包括備用力量在內,首鋼一共選拔了550名優秀青年工人,在首鋼技校集結,為來年的國慶閱兵開始了一年的艱苦訓練。大家早晨4點半起床,開始全天12小時超強度訓練。為了保持軍姿,皮帶扎得很緊,民兵們不敢多吃飯,衣服領上扎上大頭針,兩腿中間夾一顆小石頭,很多同志晚上睡覺時還綁著雙腿!一年的訓練,大家都瘦了很多。有的二尺三的腰圍,訓練結束變一尺九了,有的練習劈槍時,胯骨就一直是青紫的。一年的艱苦訓練,讓他們在天安門廣場上一展雄姿,取得成功。
軍事訓練,將一群普通的鋼鐵工人鍛造為合格的民兵,對他們意志品質的磨煉讓很多人受益終身。如今,許多當年的民兵已成為首鋼的生產骨干。
天安門廣場主題花籃和新護欄
從2008年開始,首鋼每年都承擔天安門廣場主題花籃鋼結構制作任務,向國慶節獻上一份厚禮!同時,首建集團與北京市花木公司合作,連續承擔天安門廣場各種花籃鋼結構加工、制作工作。
作為承擔天安門廣場主題花籃鋼結構制作任務的首建集團,積極履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發揮自身技術優勢,采用先進工藝,傳承和發揚首鋼精神,一次次圓滿地完成了天安門主題花籃鋼結構加工、制作任務。
由首鋼機電有限公司完成的北京市東西長安街道路護欄,慢車道、人行步道和公交站臺護欄以及與長安街主干道銜接的國家大劇院周邊護欄、西單圖書大廈及長安街街景綠地護欄,為古都北京的道路景觀再添新的亮麗,高端大氣的樣式獲市民點贊。
為國慶60周年制作和運行慶典網幕焰火
60周年國慶慶典網幕焰火為國內外首創,存在試驗過程繁雜、安全保衛要求級別高、燃放現場情況復雜、運行保障要求完備等諸多難點問題。
承擔北京2008年奧運會祥云火炬工程的項目經理李庭祥為網幕焰火工程項目經理。為確保網幕焰火工程萬無一失,首鋼建設集團科學組織,周密部署,特別編制出兩萬余字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包括編寫依據、工程概況、施工部署、主要項目施工方案、施工進度計劃及保障措施等9個章節,涵蓋了從施工管理目標和項目組織機構到安全保衛、文明施工、環境保護管理及質量保證措施等各個方面。推出了網幕焰火運行方案,對技術方案、安全性分析、實施流程、安裝運輸進行了詳盡的說明。
60華誕是展現新中國偉大成就的一件盛事。首鋼人以前所未有的熱情積極參與其中,從網幕焰火制作與運行,到參加閱兵到文藝演出,首鋼人向世人展現了首都產業工人的精神風貌和取得的成就。
參加國慶閱兵的首鋼預備役官兵,按照中央軍委一流的組織、一流的武器裝備、一流的訓練成果、一流的精神面貌要求,嚴格要求,刻苦訓練。在勞動人民文化宮進行的反映首都人民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祝福祖國》文藝演出,吸引了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游客,這臺文藝演出包括舞蹈、聲樂聯唱、雜技等,首鋼自編自演的節目占了總節目的90%以上。在首都群眾國慶游行隊伍里,造型各異、寓意深刻的彩車承載著新中國成立6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來自首鋼的彩車駕駛員以高昂的斗志,強烈的信心,頑強的意志,出色地完成了彩車駕駛任務。負責國旗桿維修和盛典升旗儀式保障任務的首鋼職工,以零誤差作為工作標準,經過無數次的磨合、無數次的演練,保證了升旗手升旗和展旗的完美。當看著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首鋼人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首鋼人以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帶著對祖國對人民的真情,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遵守紀律、一絲不茍,出色地完成了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和重大任務,充分展現了首鋼人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贏得了黨和國家的肯定和信任,為國家建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首鋼也迎來建廠100周年,在這富有歷史意義的年份,首鋼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再添榮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