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保限產更多是個“炒作題材” |
近些年來,“環保限產”不絕于耳。每次消息傳來,都會引發一輪鋼材價格上漲,并且帶動整個黑色系列商品行情集體揚升,但過后不久,價格又會回落,并不能因此持久,如此循環往復。究其原因,就在于“環保限產”,對于真實鋼鐵產量,以及對于隨之而來的鋼鐵供求關系影響并不是很大。
譬如,盡管這些年來“嚴格環保”、“鐵腕環保”、“藍天保衛戰”等環保消息不斷升級,環境保護也確實取得了巨大成果和顯著進步,但并未因此抑制全國鋼鐵產量,其增速卻是不斷提高,呈現強勢加碼局面。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粗鋼產量80837萬噸,比上年增長1.2%;2017年產量83173萬噸,增長5.7%;2018年產量92826萬噸,增長6.6%;今年前8月產量66487萬噸,增長9.1%。預計2019年中國粗鋼產量將會接近或突破10億噸,躍上新臺階。
由此可見,“鐵腕環保”,環保升級,并不意味著鋼鐵企業會因此普遍限產,也不意味著鋼鐵產量會因此下降,甚至是因此減速,彼此之間并不能夠劃出等號,所以也并不意味著鋼材市場供應壓力真的會因此減輕,真的能夠改善供求關系。所以,所謂“環保限產”,更多地是一個“炒作”題材,影響市場參與者們的心理氛圍與市場行為,暫時推動價格行情。又因為“題材炒作”不能持久,不能夠引發供求關系真的改善,所以其價格走高亦難以持久,過不了多久,又會因為鋼鐵統計產量的強勁增長數據公布而希望落空,致使市場行情再次回落。
展望中國鋼鐵產量與環境保護關系趨勢,今后其主調將是繼續環保,但不全面限產。即所謂“環保但不全面限產”。所謂繼續環保,即有關部門升級環保標準,強化執行手段,確保中國藍天、凈水等,實現中國有質量、健康發展。所謂不全面限產,即限產不搞“一刀切”。能夠達到環保標準的產能和企業放開,開足馬力生產;而不能達到環保標準的產能和企業則嚴加限制,甚至停止生產,直到達到環保標準。以此來鼓勵鋼鐵企業顯著增加環保投入。此項措施較為合理,不會讓執行環保標準,進行大規模環保投入的企業吃虧,即所謂“劣幣驅逐良幣”,也因此實現環保保護。在這個“環保不全面限產”的大政方針之下,預計今后達到或高出環保標準的先進鋼鐵產能將會獲得充分釋放,而不會受到所謂嚴格環保的牽制。
另一方面,近幾年來(2016年至2018年),全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強勁增長,統計數據顯示已經達到萬億元左右。今年1-8月,全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又同比增長了27.6%。如此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既有鋼鐵產能的環保水平,同時也會新增不少的先進鋼鐵產能。上述兩個方面的疊加,將會使得中國鋼鐵產量,即便在嚴格環保的條件下,也能獲得繼續增長的堅實基礎。而10億噸臺階,應該還不是中國粗鋼產量峰值。
中國鋼鐵產量的繼續增長,當然會形成鋼材價格向上的掣肘。因此今年內全國鋼材市場行情,依然會因為逆周期調節、成本提高與產量強勢增長的三方博弈,而繼續震蕩,難以出現單邊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