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層面,近日,各地也密集出臺新政,構筑全方位支持體系護航外貿發展。比如,長沙市商務局發布2025年穩外貿十條措施,圍繞拓展國際市場、擴大特色產品出口、支持重點產品進口等十大領域推出精準扶持政策,單個企業最高可獲300萬元資金支持,全面提振外貿企業發展信心;大連市商務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大連市關于穩外貿的若干措施》,在服務企業綜合服務、開拓國際市場、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金融支持、對外投資等五個方面支持外貿企業穩定發展。
還有部分省市圍繞出口轉內銷助力外貿企業發展。比如,江蘇發布《關于指導開通外貿轉內銷產品強制性認證綠色通道的公告》;上海表示正抓緊制定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內銷的若干便利化措施。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外貿發展有諸多有利因素,包括堅實的產業基礎、明顯的供應鏈優勢、政府不斷加大的政策支持、在新興市場開拓上取得的成效以及數字經濟和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等。然而,也存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導致外需不足、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成本壓力增加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
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如何幫助外貿企業應對這些困難是穩外貿的關鍵。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日前表示,將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聚焦廣大企業需求,及時解決困難問題,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已出臺穩外貿政策落地見效,持續豐富穩外貿政策工具箱,適時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措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穩外貿的重點包括拓展新興市場,推進產品向高科技和綠色領域升級,發展跨境電商和數字貿易,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等。因此,為穩定外貿發展預期,增強企業信心,包括簽署更多自貿協定、支持企業進入新市場、出口轉內銷便利化措施、促進數字貿易和綠色貿易發展等增量政策措施或將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