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將于本周四出爐。機構普遍預測,隨著促消費政策密集出臺,10月份消費或繼續呈現改善趨勢,而基建投資增速繼續回升則將促進固定資產投資平穩運行,經濟或出現企穩跡象。
“去年10月消費增速明顯下降,低基數有助于今年同期漲幅擴大。消費價格持續上升,也對名義消費增速起到提升作用。”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10月份消費同比增長8%,增速較9月份的7.8%繼續回升。
申萬宏源證券宏觀團隊的預測數據更為樂觀。其分析認為,隨著汽車銷售的擾動因素顯著弱化,前期個稅減稅、增值結構性減稅對消費仍有持續促進,預計10月份消費增速或升至8.3%。
今年以來,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持續增強。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5%,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藺濤指出,在消費環境持續改善、減稅降費及個人所得稅抵扣政策落實以及促消費政策逐步顯效等多因素帶動下,居民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新業態新模式持續較快發展,消費市場總體上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下半年以來,國家持續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相關政策效應在投資數據上已有反映。8、9月份基建投資增速持續回升,多數機構均表示,10月份基建投資將延續回升態勢。
據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基建投資同比增長4.5%,比二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呈低位反彈態勢。
唐建偉表示,近期建筑業景氣度回升、地方債發行速度加快、專項債作為資本金的效果逐漸體現,未來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回升。預計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5.4%,基本與上個月持平。
9月4日召開的國常會確定了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的措施。據了解,目前各地正陸續上報項目,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后,即可進入發債準備階段。
在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看來,未來專項債撬動社會資金、拉動有效投資的作用有望進一步發揮,基建投資對經濟的托底效應逐漸增強。四季度將是一個較好的政策觀察窗口,在觀察前期政策效果的同時,適當調整價格為市場融資和后期地方債的發行創造合理充裕的流動性環境將是政策關注點。
不過,制造業投資持續放緩的態勢應引起注意。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僅有2.5%,預計四季度制造業投資仍將處于較低水平。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預計逆周期調節和減稅等政策的效果將有所體現,10月份經濟數據出現企穩跡象。展望11月份,預計工業與投資增速相對穩定,消費增速有所回升,PPI觸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