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申報的2020年提前批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下稱專項債)已經結束了,但額度還沒下達,估計12月份會下達。”一位市級地方財政人士告訴第一財經。
為了充分發揮專項債資金穩增長、補短板效應,國務院早在9月就明確提前下達2020年專項債部分新增額度,重點用于交通、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民生服務、市政和產業園區等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市場預計2020年提前下達的專項債額度約為1.29萬億元。
此后各地加快推動專項債申報工作,積極申報了一批專項債項目。
一位協助地方專項債申報的咨詢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根據某省的文件,當地提前批專項債申報工作在11月上旬結束。另有兩位地方財政人士告訴記者,當地也結束了專項債申報工作。
目前一些地方披露了2020年專項債申報情況。
比如四川閬中市謀劃包裝2020年第一批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25個,總投資169.5億元,擬申請專項債券81.1億元,均已上報省發改委及財政廳。云南省廣南縣發改局稱,當地“拼盡全力、熬盡心血”來申報專項債。目前已經上報2020年第一批地方專項債券申報項目28個,項目總投資336.48億元,申請專項債券120.27億元。
今年提前批專項債申報有了更多的約束條件,比如對穩增長貢獻不大的土地儲備等專項債不在此次申報之列,債券資金優先安排在建項目和2020年3月前可以開工的經濟社會效益比較好、群眾期盼、遲早要干的重大項目,確保債券資金及時發揮使用效能。
第一財經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一些地方倉促地包裝一些不能實現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的專項債項目,潛藏風險。另外一些地方發債資金趴在賬上,白白損失利息。
財政部預算司巡視員王克冰曾公開表示,2020年提前下達的專項債,將以合格合規為重點,堅持項目合格合規。加強項目儲備,必須要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履行各項審批程序,優選經濟社會效益比較明顯、群眾期盼、遲早要干的項目,決不能一哄而上、“蘿卜快了不洗泥”,確保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目前地方也嚴格落實審核責任。比如,句容市財政局強化與發改委等相關責任部門合作協調機制,各負其責,嚴把審核關,精心篩選專項債券項目,充分考慮項目收益與融資平衡方案以及本地區債務風險狀況。
前述咨詢人士告訴第一財經,一些市發改委提高了專項債申報要求,比如項目申請自籌資金至少達到總投資的50%以上,項目申請債券金額在8000萬元至2億元之間。這些嚴格條件下只有重大項目才容易選上。
地方在收到2020年提前下達的專項債額度,大概率會在明年1月發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毛捷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今年提前下達2020年專項債額度但應該不會在今年發行。按照預算法,每年可以發行的債券不得突破當年人大批準的限額。2020年指標提前下達,但仍是2020年的指標,歸入2020年的限額,如果2019年發行,就會突破2019年的限額。
2020年專項債額度將最終在明年全國兩會上得以確認。近些年專項債額度不斷攀升,2019年專項債額度比上一年增加了8000億元至2.15萬億元,在穩增長壓力下,市場也普遍預計2020年專項債額度有望突破3萬億元。
比如,中金公司預計,專項債發行規模將從2019年的2.15萬億元(GDP的2.2%)擴大至2020年的3.35萬億元左右(GDP的3.2%)。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