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鋼鐵流通企業銷售量指數和訂單指數分別為53.6和54.1,分別較上月下降4.2和3.5個百分點,在擴張區間內小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國內各行業復工復產仍在進行中,鋼鐵下游需求恢復不如預期,市場采購積極性依然不足。
4月份鋼鐵流通企業庫存指數為47.1,較上月下降5.6個百分點,下降速度有所加快,表明鋼市仍然處于傳統的需求旺季去庫存階段。從區域來看,東北、華東、西南、西北和華北地區庫存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別較上月下降13.0、9.4、4.1、4.0和3.8個百分點;而中南地區庫存指數則略有上升,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從規模來看,樣本企業中年銷量大于100萬噸、50-100萬噸、10-50萬噸和10萬噸以下的鋼鐵流通企業庫存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這主要是下游采購開始逐漸加大,但依然并未呈現放量狀態,鋼材市場貿易商之間流通活躍程度有所提升。從絕對量上來看,進入4月份以來,雖然鋼材社會庫存呈現連續下降的態勢,但依然明顯高于去年同期。據蘭格鋼鐵云商平臺市場監測數據顯示,截止4月末,全國29個重點城市鋼材社會庫存為1802.16萬噸,比歷史新高下降510.56萬噸,較上月末減少349.6噸,月環比下降16.25%,年同比上升60.66%。
從先行指數來看,2020年4月份鋼鐵流通業采購意愿指數為50.3,較上月下降3.0個百分點,逼近50%的臨界點。走勢判斷指數為48.0,較上月下降4.7個百分點,再次進入收縮區間,表明樣本企業對后市的預期不是太樂觀。
4月份國內鋼材市場呈現震蕩下行的態勢。隨著境外疫情呈現加速擴散和蔓延態勢,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明顯上升,中國經濟也面臨著外部沖擊,但國內各行業全面復工復產,帶動市場采購需求不斷好轉,使得鋼材價格在中上旬出現短暫反彈行情,但由于市場去庫存壓力依然較大,加之產量不斷回升,供給端壓力再現,鋼價在下旬再次承壓下滑。
供給端:3月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鋼鐵行業整體的復工復產情況并不理想,而且由于原材料成本較高,鋼鐵企業生產利潤有限,甚至部分鋼鐵企業有所虧損,所以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因此3月份粗鋼產量出現了回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3月份,粗鋼產量7898萬噸,同比下降1.7%;生鐵產量6697萬噸,同比增長1.1%;鋼材產量9888萬噸,同比下降0.1%。進入4月份,隨著北方供暖季的結束,再加上國內疫情基本穩定,因此部分前期檢修的鋼企業開始復產,導致高爐開工率快速上升,據蘭格鋼鐵網調研數據顯示,4月前四周全國百家中小鋼企高爐開工率均值為81.3%,較3月份上升3.3個百分點,其中有89座高爐檢修,復產7座,新增檢修2座。同時,電弧爐鋼鐵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也恢復到了60%以上,較2、3月份有了明顯的提升。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估算,4月份全國粗鋼日產將進一步回升到270萬噸以上的水平。
需求端:在疫情影響下,一季度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特別是3月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經濟暖意初現。中央不斷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金融和財政政策也全面支持,全力以赴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和穩投資工作,同時各部委不斷發布政策促進消費市場的恢復。隨著支持政策不斷出臺,以及擴內需等措施加快落地,下階段經濟將延續改善趨勢,二季度各地高效落地重大項目節奏將會繼續加快,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將是重中之重,包括傳統基建和“新基建”都將成為未來投資的主戰場之一。另外,重大產業項目也將在提速之列,如高端裝備、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對于后續鋼鐵需求釋放將起到支撐作用。
2020年5月份鋼鐵行業景氣度將在擴張區間內再度下滑,主要是目前疫情仍處于全球大流行階段,國內外經濟形勢異常復雜嚴峻,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通過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切實做到“六保”,努力實現“六穩”,穩住經濟基本盤,促進經濟恢復增長。目前來看,國內經濟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漸增多,逆周期調節的政策效應在累積顯現。但下游需求釋放相對不足,廠商降庫意愿較濃,市場信心難以提振,同時,鋼廠的生產積極性正在不斷提高,后期供給壓力將逐步到來,鋼市的隱憂日漸顯現,蘭格鋼鐵研究中心預計5月份鋼材市場將維持底部震蕩的行情。(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