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5年7月份公布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中國擬在2020年“形成與資源和能源供應、交通運輸配置、市場供需、環境容量相適應的比較合理的產業布局”,并表示“從礦石、能源、資源、水資源、運輸條件和國內外市場考慮,大型鋼鐵企業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2012年5月,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與武鋼防城港項目獲批;2013年3月,山東鋼鐵集團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項目得到核準。
在當前我國鋼鐵行業所處的大背景下,這些項目面臨著五大挑戰,是對項目的經營者和管理者的考驗。
挑戰一:壓減產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鋼材產量首次突破10億噸,達10.6762億噸,粗鋼產量7.7904億噸,表觀消費量7.2831億噸。《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提到,2012年中國鋼鐵產能利用率只有72%。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行業煉鋼產能利用率一度維持在78%左右,而且還有大量的在建、新建項目。
在這樣的形勢面前,不管是誰、不管在哪兒建廠,肯定會新增產能。因此,在新增產能的同時,只有通過兼并聯合、淘汰落后,才能夠緩解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信息,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生鐵920萬噸、粗鋼1000萬噸、鋼材938萬噸,同時廣東省須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生鐵850萬噸、粗鋼920萬噸、鋼材860萬噸,同時廣西省和武鋼須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070萬噸。
2011年,《關于在山東省開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產業〔2011〕2183號)明確提出:加快壓縮濟鋼、萊鋼、日鋼、青鋼等落后產能1000萬噸以上,由山東鋼鐵集團重組日照鋼鐵公司,分階段淘汰日鋼落后產能,并在日鋼現有產區的基礎上建設千萬噸級鋼鐵精品基地。日照鋼鐵精品基地計劃新建產能為生鐵810萬噸、粗鋼850萬噸、鋼材790萬噸。
當前,如何壓減產能,是新建鋼鐵基地首先要解決的一道難題。
挑戰二:融資困難
2008年以來,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大幅攀升。2013年年底,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資產負債率接近70%。在500萬噸以上的企業中,除寶鋼、縱橫鋼鐵、中信泰富和新武安外,其它企業的資產負債平均為60%。同時,2013年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63%,仍處于工業行業最低水平(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銷售利潤率為5.77%)。在這樣的形勢面前,鋼鐵企業融資成為頭等大事。
《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實施有針對性的信貸指導政策……對未取得合法手續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得放貸、發債、上市融資。目前,金融機構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信貸尤其謹慎,而近日華東和華南地區部分已經出現鋼貿商資金鏈斷裂或因擔保受牽連而被查封資產的現象。而此時,若通過社會融資,必然會加大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企業經營的負擔。
挑戰三:產品同質
目前,隨著國家經濟轉型和宏觀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以建筑業、機械制造業、造船業為主的8大鋼材消費行業表現低迷。建筑業用鋼(房地產所占比重最大)在鋼材消費中的占比約為55%,是最大的鋼材消費市場。然而,由于目前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和其自身存在的諸多嚴重問題,房地產行業也面臨著挑戰。今年前兩個月,房屋新開工面積1669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4%,表明國內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降溫跡象。因此,如果房地產行業市場出現下滑,將給鋼鐵行業帶來巨大困難。
在行業產能過剩、虧損嚴重的的現實面前,新建項目應該如何確定產品結構?據了解,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產品主要是熱軋薄板、熱軋寬厚板、冷軋薄板、鍍鋅板、彩涂板、冷軋硅鋼等國內大量需要的優質鋼材,以及國內尚不能生產或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所需而須依靠進口的高端鋼材;湛江項目主要定位于滿足該地區碳鋼板材類高端產品市場需求,面向汽車、家電、機械、建筑、造船、集裝箱、鐵道、石化等行業,主要品種有熱軋薄板、熱軋高強度板、普冷板、熱鍍鋅板、熱鍍鋁鋅板;日照鋼鐵精品基地主要生產高附加值的熱軋薄板、冷軋薄板、鍍層鋼板、寬厚板等,產品用途包括海洋工程用鋼、高端制造業用鋼、建筑用鋼、新興產業用鋼等。
這樣的產品結構選擇自然是綜合考慮了市場需求、運輸和自身條件等諸多要素后的理性選擇,但其它企業可能早已作出類似的選擇。在這其中,會不會產生“合成謬誤”(局部、微觀上的正確決定,在全局、宏觀上并不一定是對的),這也正是我們所擔心的。
事實上,2005年以來,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極力推崇提高板帶比,全國多條生產線集中上馬,導致板帶產能集中爆發,這也是扁平材企業比長材企業虧損更為嚴重的原因之一。2006年以后,中國成為鋼材凈出口國,但到2013年,鋼材進出口價格差平均約為377美元/噸,顯示出中國雖然產能過剩,但部分高端產品仍須大量進口。因此,新建產品線如果不能以產頂進,最終只能在低端市場里惡性競爭。
挑戰四:競爭形勢
統計數據表明,華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鋼材流出區域,而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是主要的鋼材流入區域,由此可知寶鋼湛江港項目和武鋼防城港項目在靠近市場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然而,湛江港項目和防城港項目地理位置較近,產品結構極為相似;建設思路都是利用國際上質優價廉的鐵礦石、天然深水良港、低廉的水上運輸,面向幾乎相同的相對供不應求的目標市場———華南地區和東南亞。因此,二者從誕生那天起就是不宣而戰的競爭對手。
對日照項目而言,在環渤海周圍大約已有3億噸的鋼鐵產能,除滿足本地市場需求外,企業將銷售目光聚焦到了華東地區尤其是膠東半島的家電制造業基地。因此,沿海鋼鐵基地如鞍鋼的鲅魚圈、首鋼的曹妃甸和民營日鋼必將成為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的競爭對手。尤其是日鋼,與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隔河相望,在產品、市場、規模、銷售渠道、運輸、港口甚至政治資源等方面形成或明或暗的競爭。可以預見,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將面臨嚴峻的競爭形勢。
挑戰五:嚴控投資
建設怎樣的沿海基地項目是擺在決策者面前的又一個艱難選擇。
在公開的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湛江鋼鐵要力爭體現簡單、速度、成本的方針,通過和寶鋼股份的各個基地協同運作,盡最大可能簡化品種結構,實現簡規格大批量的生產組織狀態;盡可能采用最短的工藝流程、最簡化的裝備配置、最少的維修費用和最低的維護成本,最大限度增加生產的連續性,以最少的生產轉換實現最少的消耗、最高的成材率、最短的生產周期、最快的資產周轉。防城港項目力求充分發揮臨海優勢,其資源、能源以全球配置為主;將采用先進管理模式,提高項目競爭力,切實起到行業發展引領帶頭作用,把項目建成技術一流、產品一流、環保一流、管理一流的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山東鋼鐵集團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提出了用最先進的工藝、最高的工程質量、最低的建設成本,打造最具競爭優勢的智能化鋼鐵精品基地的建設方針。
如何才能實現這些美好的設想?如何才能獲取市場、提高產品和服務、降低成本以增強項目自身的競爭優勢?如果地方政府或企業決策者并不是基于企業本身的發展考慮而擴大投資,將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生存壓力。因此,企業應該順應市場需求,合理制定企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我國沿海鋼鐵建設項目的優勢,為我國鋼鐵行業的兼并聯合、淘汰落后政策的進一步實施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