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3月3日,作為黃河發源省份的青海,召開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據了解,今年年內,青海省將編制完成《青海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利專項規劃》,征集和研究謀劃相關項目,提出重大項目清單,擬定三年行動方案,開展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湟水流域水生態補償機制兩項重大政策研究,推進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
除了青海,寧夏、山東、山西、河南等多個沿黃省份也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制定路線圖。
近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舉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加快黃河生態保護立法,編制實施黃河流域“三線一單”,發揮環境剛性約束作用,倒逼沿黃地區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持續提升黃河流域保護治理水平。將持續完善重大項目庫,推動黃河流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工程、黃河流域風險防控能力提升工程、黃河流域重要支流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黃河灘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等重大工程項目實施。
此外,寧夏瞄定“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目標,著力抓好保障黃河安瀾、保護修復生態、治理環境污染、優化資源利用、轉變發展方式、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城鎮布局、保障改善民生、加快生態建設、發展黃河文化10項重點任務。
“當前寧夏面臨著發展不足、質量不高的雙重難題,必須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堅定不移推進先行區建設,堅持不懈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協同共生。”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潤兒表示。
山東也提出爭當沿黃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據悉,山東將按照“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緊扣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個關鍵。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首要任務,狠抓水體、河岸、河口系統治理,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重點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保護,落實最嚴格的自然保護區政策措施。
山西省則將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國家戰略,作為加快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大機遇。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長林武近日發表署名文章稱,“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必將給我省帶來重大工程建設機遇、重點產業發展機遇、重要政策支持機遇,同時也拓展了與沿黃省份加強合作的新空間。”
林武表示,要把這些重大機遇同正在實施的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等緊密結合起來,豐富政策措施,統籌推進落實,真正把政策機遇轉化為促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強大動力。
專家指出,沿黃九省份總人口約占全國三分之一,經濟總量約占全國四分之一,在全國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將在全國形成優勢互補的“三群兩帶”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對于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未來既要堅持沿黃區域“一盤棋”,又要結合當地實際,在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上形成科學的動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