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與金融領域其他環節工作是緊密聯系的。
在金融委部署的八個方面工作中,資本市場工作列在第四位,之前分別是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深化銀行體系改革,之后分別是推進金融雙向開放、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整治各種金融亂象、穩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可以說,資本市場在金融大系統中處于承上啟下的樞紐位置,其有序發展、功能提升既受其他七個方面的約束和激勵,也為其他七個方面提供反饋、發揮作用。
按照金融委要求,要繼續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實現這些改革任務,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套支持。中央銀行完善貨幣供應調節機制,有助于推動利率市場化,穩定市場預期,這是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前提;商業銀行以及其他類銀行機構充分開展競爭,是利率市場化的必要條件,并將為直接融資提供定價的比照基準;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要根據不同資本的風險偏好、產業取向、鏈條長短等來構建,要根據銀行體系、資本市場的各自優勢來布局。金融市場開放是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之一,完善監管、整治亂象、化解風險是保障資本市場規范有序發展的制度保障。所以,金融改革開放的系統化部署是對資本市場發展的重大支持。
第二,透明度管理是所有金融服務業態所必需,資本市場信息披露機制可供借鑒。
金融委強調,要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系,提出“要增強業務信息披露全面性和透明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投資者教育”“要督促上市公司規范使用募集資金,依法披露資金用途”“要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這三點都與信息披露有關。
筆者認為,透明度管理是所有金融服務業態所必需。無論是貸款、股票投資、各類理財服務還是其他方式的金融消費,金融服務機構都應當充分披露產品和服務信息,讓金融消費者充分了解產品的功能和風險,充分了解產品的背景和基本邏輯。我國資本市場已實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即把適當的投資品與適當的投資者匹配起來。其基本邏輯是,把產品信息真實、充分、及時地披露給投資者(金融產品消費者),讓投資者自己做出決策;近期,按照注冊制要求,又對信息披露提出了“易懂”的要求,正在大力推進。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應當在所有金融服務市場中加以推廣。
第三,監管導向更多體現“嚴管”與“厚愛”相統一。
金融委指出,“既要鼓勵創新、弘揚企業家精神,也要加強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這些提法均體現了“嚴管”與“厚愛”的統一,即強調管的目的是維護公平秩序,讓市場主體在公平環境下競爭;在強化有效監管的同時,要鼓勵企業家等市場主體創新發展,要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要維護好市場整體安全。
維護市場整體運行安全和各市場主體的信息安全,維護各市場主體公平參與的權力,需要科學監管、精準監管、有效監管。嚴管才能維護公平秩序,維護公平秩序就是對守法守規者的厚愛。
近兩年來,監管層在強調依法監管的同時,還強調科學監管、精準監管和有溫度的監管,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尊重市場規律,管住該管的、放開該放的。此次金融委會議再次就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系進行闡釋,目的是給市場以明確預期,既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也維護好市場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這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利好消息。(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