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鋼鐵行業中,無論從規模還是產量來說都不算太突出的重慶鋼鐵(601005),這次有可能“一戰成名”。
周四晚間,重慶鋼鐵發布年報,公司2013年虧損25億元,營業收入同比下滑4.85%,至175.63億元。這是公司自上市以來出現的最大虧損,對比目前其他鋼企的業績預告或年報,重慶鋼鐵或有望摘下2013年鋼企“虧損王”的桂冠。
在年報中,重慶鋼鐵將虧損原因歸結為,國內宏觀經濟形勢低迷,鋼鐵產業結構性產能嚴重過剩,鋼材市場嚴重供大于求,對鋼鐵行業的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帶來的負面影響成倍增長,導致鋼材價格大幅下跌。加之公司產品結構調整尚未到位,生產成本較高,同時,環保搬遷致使財務負擔較重。
實際上,重慶鋼鐵一面在抱怨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導致鋼材市場供大于求,一面又在不斷擴大生產。
年報數據顯示,2013年,重慶鋼鐵共生產焦炭270.03萬噸、生鐵561.76萬噸、鋼569.86萬噸、鋼材(坯)530.45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14.92%、9.41%、9.13%、12.73%。2014年其生產經營目標為,產鐵624萬噸,產鋼600萬噸,產材555萬噸,均較上年有所增加。
考慮到2012年公司鋼鐵行業毛利率為-0.01%,2013年毛利率為-2.06%。顯然,公司陷入了一個增產不增收、越產越虧損的困局。更不用說去年末的存貨還增加了22.17%,達到87.92億元。
那么,明顯是賠本的買賣,重慶鋼鐵為什么不減少生產呢?在鋼鐵行業研究員看來,鋼企一旦停產,企業的市場份額就會隨之流失,雖然目前處于虧損,但是如果減產或者停產則會損失更大。
分析指出,鋼鐵企業是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它需要極大的資金投入,也容納大量的勞動力。去年末,重慶鋼鐵的資產負債率達79%,貨幣資金余額僅15.53億元,一旦公司減少或停止生產,就將面臨銀行的抽貸風險,資金壓力顯而易見。再則,鋼鐵行業固定成本極高,就算不生產也要計提大量折舊,考慮保就業等因素,死扛不減產也是迫于無奈之下的選擇。
如此一來,重慶鋼鐵所面臨的困局并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公司的扭虧之路似乎也難上加難。
不過,投資者們也不用太灰心。去年12月,重慶鋼鐵完成了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及向重鋼集團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手續,20億元配套資金也募集到位。重慶鋼鐵重大資產重組及配套融資工作全面完成,重鋼集團鋼鐵資產也實現了整體上市。
招商證券認為,重組后公司基本經營面將有所改觀。國務院及各部委多次出臺相關措施加強落后產能淘汰力度,預計未來隨著淘汰落后產能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實,將利好建筑用鋼龍頭,從而對重慶鋼鐵形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