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流動性過度寬松時期已過,政策“不急轉彎”不等于“不轉彎”,但當前仍有必要保持流動性充裕。鑒于市場利率已觸及利率走廊上限,央行加大流動性投放的窗口有望打開。
月末資金面趨緊
1月28日,交易所市場回購利率繼續上揚。上交所質押式國債隔夜回購利率(GC001)盤初升破6%,日內基本在5%上方波動,尾盤快速拉升,一度升至9.99%,創逾兩年新高。截至當日收盤,上交所、深交所回購利率幾乎全線大漲。其中,GC001報7.145%,漲319個基點。
相比之下,28日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漲幅稍小,7天期利率有所回落。截至當日收盤,隔夜品種DR001上漲4.47個基點,報3.0487%;14天期品種DR014上行36.39個基點,報3.6383%;而7天期品種DR007下行1.35個基點,報3.0801%,高于同期限央行逆回購操作利率。
本輪資金面收緊的過程可追溯至1月上旬。1月首周,央行回收了大部分跨年流動性后,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率先收斂。1月下旬稅期高峰(金麒麟分析師)前后,央行一度加大凈投放力度,市場資金面短暫企穩。本周以來,央行重拾凈回籠,市場流動性全面收緊。
談及近期資金面緊張的現象,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主要有四點原因:首先,1月中下旬是傳統的繳稅時點,財政存款上繳會回籠流動性;其次,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釋放出不希望繼續寬松的信號;再次,1月信貸投放高增長也導致了資金面緊張;最后,股票公募基金持續天量發行,也造成了資金面的緊張。
投放窗口將開啟
作為流動性的重要補給渠道,近幾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持續保持凈回籠態勢,本周前四日累計凈回籠超5500億元,與去年底及本月稅期高峰時段實施大筆凈投放形成鮮明對比,引起了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
日前有學者表示,去年股市在經濟增速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走出牛市,以及近期上海、深圳等地房價上漲,均與流動性和杠桿率變化有關。未來這種情況會否加劇,取決于今年貨幣政策要不要適度轉向。
“近期部分城市房價快速上漲已促使央行收緊了房地產領域信貸投放,同時,對房貸集中度的控制或將推動房貸利率走高,這些或將不可避免地帶來廣義流動性增速下滑。在廣義流動性拐點已現的基礎上,央行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態度將較為審慎,以防‘錢溢出來’。”中信證券明明團隊也認為,防范房地產泡沫風險或成為流動性收緊的理由。
該團隊也表示,考慮到貨幣政策取向仍強調“不急轉彎”,預計短期內不會出現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或加息這類緊縮政策。
同時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回購市場利率已觸及利率走廊上限,從平抑市場過度波動的角度考慮,央行加大流動性投放的時間窗口即將打開,不必過度擔心流動性會持續大幅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