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供應鏈助推采購降本
2020年末,隨著進口礦價格指數創歷史新高,焦煤、合金等市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價格持續上揚。面對市場不利因素,該公司采購部門始終將生產保供作為工作第一要務,密切關注市場走向,從地域分布、渠道類別、供應能力、價格優勢等方面細分市場,優化客戶結構,提升渠道競爭力,成功對供應鏈再度進行優化升級,為采購降本提供有效助力。
——以建立資源臺賬作為供應鏈優化核心,培育信譽好的合格供應鏈群。派遣業務人員密集走訪內蒙古、山西、河北、河南、廣西、湖南、貴州等省外市場和省內焦炭、熔劑等市場,深入調查研究,坦誠交流,穩定老客戶,開發新供應商,逐步緩解供需矛盾。通過市場走訪調研,成功開發廣西、湖南、甘肅等省市新客戶與資源點,在鎖定7000噸硅錳合金的同時,直接降低采購費用35萬元,將質優價廉的資源及時轉化為生產使用,促進了產線與市場的有效銜接,也為保證產品質量與降本增效同步進行創造條件。
——以對供應商進行全面“體檢”,篩選優質供應單位,穩定資源供應主要渠道。對2020年度187家供應商開展等級評價,根據業務性質按照管理體系評價審核標準,對供應商資質信譽、委托授權、供貨價格、完成供應計劃、實物質量、交貨期等方面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并按ABCD進行等級劃分,對ABC級別供應商采購占比分別調整為70%-80%、20%-15%、10%-5%,D類供應商則列為不合格供應商給予淘汰,為進一步夯實2021年度供應鏈管理保障體系、穩定資源供應主渠道提供了可靠保障。
——以技術為先導,積極尋找高性價比資源替代采購價格高的品種,通過調整工藝參數強化冶煉水平,使替代品在較短時間內快速取得成效并及時引進,實現協同創效。在技術部門與生產使用單位的通力配合下,實現國內礦替代進口中富粉,每噸可降低采購費用60元。通過尋找高性價比資源方式,該公司于近期新引進供應商5家,新增資源點2處,直接降低采購費用319萬元。 正是通過合理優化供應鏈的方式,該公司成功克服北方省市主要原燃料限產等不利影響,焦煤、球粉、釩鐵、硅錳合金等原輔材料采購價格得以再次降低,采購降本取得實質效果。
深耕細作物流降本“多點開花”
除在采購途徑大力尋求降本突破外,該公司還將物流降本作為又一發力點,“兩條腿走路”,雙管齊下。通過加強物流管理、梳理運輸全流程,為物流運輸通道的暢通有序開辟了“穩固通道”。
——緊貼客戶,實時掌握一手行情。進入2021年,為尋求進一步的降本空間,該公司加大對各物流承運商、港口碼頭的走訪力度,深層次交流海輪進港、轉卸進江、交通發運、碼頭堆放等事項,對每一個可能降本的環節進行溝通協商,達成共識。
——開拓思路,注重物流結構降本。結合市場運輸價格,反復測算各港口使用費用、鐵路、汽運成本等各項指標數據,以成本最低為原則,深度挖掘物流運輸方式和運量占比潛力,將物流降本由價格降本轉向與承運商合作、調整運輸結構、市場量價結合等多種方式降本。目前,該公司緊跟市場行情變化,充分利用水路運輸成本較公路、鐵路低的優勢,靈活把握水路公路聯運、鐵路公路聯運等多種運輸方式,2021年2月份物流運量比1月份增加 7.53 萬噸,“水路公路聯運”每噸可直接降低費用1.8元,物流降本“含金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精細化管理,增強市場管控能力,提質降本。在不斷規范承運商經營行為,提高承運商遵守安全環保法律法規意識同時,該公司原料采購人員遵循“向管理要效益”的工作思想,堅持每日開展成本分析,不斷尋找物流降本的空間和挖潛的可行性,將掌握港口碼頭每日物流發貨情況、廠內原料庫存天數、測算運輸到廠價格等事項作為每日必修功課;認真開展對標工作,與同期比、與上月比、與同類企業比,不斷挖掘自身與市場潛力,增強駕馭市場的管控能力。
目前,該公司已建立起“生產需求、市場對標、線路精準、保產降本”的全流程原料管控體系,在品種結構調整、深化采購對標、謀劃經濟運輸、保障物料接卸、維護市場渠道等多方面取得長足進展,使原料降本工作能夠不斷適應市場變化,為滿足該公司生產經營需求與物流降本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