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反饋消息說,近期的鋼坯真的是太瘋狂了!唐山鋼坯價格持續大漲,4月2日一天上漲140元/噸,最高報價已突破5000元/噸大關,再創歷史新高,出現坯價和鋼價倒掛的怪象。讓人驚訝的是,由于市場需求旺盛,而資源又非常緊張,已有多家板帶加工企業被迫停產。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鋼坯“一坯難求”仍未明顯改善,唐山三大倉儲坯料庫存一直在下降,下游獨立熱軋企業因缺坯而減產、停產。
另外,近期,螺紋鋼利潤較高,熱卷也創十余年來的新高,鋼坯更是再創歷史新高。
冠通期貨黑色系商品分析師段珍珍告訴記者,一季度黑色系走勢分為兩個階段:春節前,黑色產業鏈呈現原料強、成材相對弱的格局,鋼廠利潤大幅回落,甚至為負值;而春節后完全相反,尤其是進入3月份后,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以及需求預期向好的影響下,黑色系呈現成材強、原料弱的局面,鋼企利潤大幅回升。唐山鋼坯利潤在春節前后呈現兩個極端,據測算,春節前鋼坯噸鋼利潤最低只有-233元/噸,也就是說鋼廠生產的鋼坯賣出去是虧損的,但是節后在碳中和和工信部壓減粗鋼產量政策預期影響下,疊加3月份日益趨嚴的唐山環保限產政策,鋼坯價格不斷走高,截至4月1日,Q235鋼坯出廠價為4820元/噸,噸鋼利潤達1100元/噸。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鋼坯貨源緊俏和價格走高?
“受唐山環保限停產政策影響,唐山鋼坯產量影響較大,由于需求旺盛,導致周邊資源運往唐山賺取差價,后市鋼坯價格仍有上漲空間。”光大期貨黑色系研究總監邱躍成說。
3月19日,唐山市政府發布了《鋼鐵行業企業限產減排措施的通知》草案,要求在3月20日0時—12月31日24時,對全市全流程鋼鐵企業(除首鋼遷安、首鋼京唐)實施相應的限產減排措施。其中唐山松汀鋼鐵有限公司、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河北鑫達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唐山不銹鋼有限責任公司、唐山市春興特種鋼有限公司、唐山金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唐山東華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含凱恒)等7家鋼鐵企業,3月20日0時至6月30日24時執行限產50%的減排措施;7月1日0時至12月31日24時執行限產30%的減排措施。其余16家鋼鐵企業,3月20日0時至12月31日24時,執行限產30%的減排措施。要求長期停產和已淘汰的生產裝備禁止納入核算限產減排比例;180平方米以下(不含)燒結機、1000立方米以下(不含) 高爐、100噸以下(不含)轉爐,特別是90平方米以上100平方米以下的步進式燒結機,優先執行限產減排措施;高爐以扒爐停產計。
據評估,預計3月20日0時至6月30日24時影響鐵水10.6萬噸/天,相較目前的現狀基本持平,7月1日0時至12月31日24時影響鐵水9.2萬噸/天。折算到全年,影響全年鐵水產能2780萬噸左右,按照剔除淘汰產能后平均80%的開工率測算,預計影響鐵水產量2223萬噸,最大影響鐵礦石需求3557萬噸。
段珍珍認為,鋼企鋼坯利潤持續走高最核心的兩點是:一方面,原料端焦炭價格持續走低讓利;另一方面,唐山鋼坯基本面呈現供給回落、需求回升的局面。具體來看,焦炭在節后出現了連續8輪的提降,累計下降幅度達800元/噸,焦炭價格的大幅走低令鋼企生產成本不斷下降。而唐山鋼坯基本面方面持續向好,供給端方面,鋼企開工率驟降,從3月初的62.32%持續下降到上周的42.03%,開工率已處于近年低位,雖然鋼坯利潤不斷走高,鋼企生產積極性高,但是在限產影響下,鋼坯產量增幅有限。
庫存方面,截至4月2日,唐山主流倉儲鋼坯庫存共計只有22.92萬噸,對比歷史來看,現階段唐山鋼坯庫存處于低位。“考慮到現在是終端消費旺季,上周螺紋鋼表觀消費達451萬噸,熱卷表觀消費達345萬噸,不管是熱卷還是螺紋鋼消費均處于旺季水平,短期終端需求有望保持高位。總之,唐山鋼坯呈現供給回落、需求轉好的局面,在庫存處于極低水平下,鋼坯價格有望繼續走高,利潤將進一步擴大。”段珍珍說。
4月2日,全國31個主要城市20mm三級抗震螺紋鋼均價5014元/噸,較上個交易日上漲90元/噸。
在邱躍成看來,螺紋鋼期貨大幅走強,繼續沖新高,鋼坯連續拉漲,國內多數地區建筑鋼材價格積極跟漲。資源方面,目前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廠持續上調出廠價格,市場拿貨成本明顯提高。綜合來看,目前市場看漲情緒較濃,加之成交放量,短期國內建筑鋼材價格或繼續沖高。
日前有關熱卷出口退稅下降的政策于4月1日實施的傳聞,最終未被證實,但是出口退稅將降低已成定局。
市場部分消息稱該政策將于4月初公布、5月正式實施,大概率沒有緩沖期。
邱躍成告訴記者,如果熱軋出口退稅從13%減少到9%,那么會明顯抑制一部分外商從中國的投機行為。4%的出口退稅影響折合美元約30美元/噸,這對于一直以低價進行銷售的企業而言會產生競爭力下降(主要影響周邊區域的出口,遠距離的影響略低),整體影響在30%左右,年影響將在140萬—180萬噸水平。
“如果熱軋出口從13%減少到0%,那么會影響到大部分出口業務,導致國內出口價格大幅上升。目前國內外價差除了比全球1—2個區域略低以外,剩余都要高,只有部分‘原產國’無法有效覆蓋的區域可以有少量貿易(熱代冷產品除外),其余熱軋產品出口可能性偏低,整體影響或在90%以上,年影響將在700萬—750萬噸水平,同時在其他‘原產國’中,特別是東歐和東南亞甚至還有進口機會。”邱躍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