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2014鐵礦石國際市場研討會同期論壇”上,大連商品交易所[微博]產業拓展部經理張冰表示,目前我國鋼鐵行業正處于大變革時期,在產業金融化趨勢大背景下,企業要正常經營,甚至是生存下去,必須要充分利用期貨市場,“利用期貨市場,企業可以賺取現貨之外的更多的利潤”。
張冰表示,不管是從流動性、企業參與情況、期現價格一致性,還從是交割的便利性來看,目前鐵礦石期貨整體運行都比較平穩。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鐵礦石期貨總成交2118萬手,合計成交10億噸,日均成交19.6萬手,成交總額1.7萬億,目前持倉量保持在64萬手的水平。“從持倉量和成交量來看,鐵礦石期貨完全能滿足當前產業的需求”。
與此同時,法人客戶參與鐵礦石期貨的積極性也大幅提升。據介紹,上市首日參與鐵礦石期貨交易的總客戶數8877個,法人客戶178家。而截至4月4日,參與交易的總客戶數已超過54000個,法人客戶更是達到1129家。張冰稱,鐵礦石期貨的法人客戶參與度已超過了大商所整體市場的法人客戶參與水平。
不過,張冰也表示,鋼鐵產業鏈的法人客戶目前主要還是以貿易商為主,占比達到20%左右,而國有企業、鋼廠和礦山的參與度仍然不足,“鋼廠參與的只有41家,礦山則更少,占比不到0.5%”。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鐵礦石期貨越來越受到投資基金的關注。據介紹,目前投資公司、期貨資管業務、私募基金以及公募基金均已參與到了鐵礦石期貨交易中。張冰稱,目前這四大投資基金在鐵礦石期貨法人客戶中的比重已達到了30%,“投資基金參與鐵礦石交易量還是比較大的”。
由于投資基金在鐵礦石期貨交易中的占比逐步上升,且主要以中長期持倉為主,張冰建議,鋼鐵產業鏈企業應密切關注投資基金占比變化,特別要關注投資基金的行為對價格的指導作用。
此外,鐵礦石期貨交易還呈現出另外一個特點,即已有相當部分的外資企業也參與到了鐵礦石期貨交易中。數據顯示,參與鐵礦石期貨的外資企業已由最初的3.88%上升至目前的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