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燕說,中歐日益緊密的經貿關系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經貿安排。2020年,中歐經貿合作克服疫情影響,展現出強大韌性。中國與歐盟貿易額增長4.9%,達到6495億美元,中國首次躍居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對華直接投資57億美元,中國對歐直接投資47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000億美元。這些數據反映出,中歐經貿關系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發展格局,需要中歐雙方加強“頂層設計”,為相互投資提供制度性支撐和保障。
“中歐投資協定是高水平的,將為雙方企業提供巨大機會。”周曉燕說,在協定中,雙方都作出富有雄心的市場開放承諾,包括未來具有廣闊合作空間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金融服務、醫療養老、環保服務等領域,這些都是歐盟企業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協定將為雙方企業赴對方市場投資提供空前廣闊的市場機會。根據有關調查,絕大多數歐盟企業表達了進一步擴大對華投資的愿望,中國企業也希望進一步開拓歐洲市場。
周曉燕還表示,中歐投資協定在規則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達成的共識,將為中歐經貿關系發展提供新動力。雙方就公平競爭、金融監管、行政執法等方面規則達成一致;同意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履行多邊承諾,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發展。“這將為雙方企業創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堅定企業合作信心,使包括中歐企業在內的全球產業界從中獲益。”她說。
在周曉燕看來,疫后世界經濟復蘇也呼喚中歐投資協定早日落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復蘇依然乏力。中歐作為世界最重要的兩大經濟體,均表示支持構建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中歐投資協定是疫后國際經貿規則發展的重大成果,雙方應繼續負責任地推動有關規則落地,展示出雙方共同應對挑戰、堅持對話協商、支持多邊主義的立場,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強大正能量。
“中歐投資協定歷經7年談判達成,雙方都付出巨大努力,成果來之不易,在歐盟內部獲得了廣泛支持。”周曉燕說。她援引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的話——“中歐投資協定確實為歐洲企業提供了更多市場準入機會,也為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打開通道。”她表示,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比利時布魯蓋爾研究所等歐洲智庫對協定也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談判結果符合歐洲議會此前的授權和期待。
周曉燕還說,她注意到,在歐洲議會決議通過后,歐委會發言人表示,歐洲議會的投票并沒有標志著協定“終結”,歐委會仍然認為協定將給歐盟帶來益處。“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長阿爾特邁爾表示,希望與中國獲得對雙方都有利的結果。德國工業聯合會也表示仍然支持中歐投資協定。”她說,“據了解,目前協定簽署生效前的法律審核和翻譯等技術準備工作仍在正常推進。”
“總的來說,雖然目前中歐投資協定后續進程出現了一些波折,但協定符合中歐共同利益仍是各方共識。我期待,圍繞協定的討論能回歸客觀理性,也相信通過中歐雙方共同努力,協定能夠盡早落地,造福雙方企業和人民。”周曉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