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一級巡視員呂桂新在28日結束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說,前一段時間鋼材價格上漲過快是非理性的,短期行為明顯,“從長遠看,鋼材價格繼續大幅上漲,基本面不支持,政策不允許。”
呂桂新表示,近期鋼材價格大幅上漲主要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球流動性寬松以及市場預期等因素疊加影響。我國年粗鋼產量已達10億噸級,保障能力充足。當前我國鋼材的高消費、高需求是非常態的,我國仍面臨鋼鐵產能過剩壓力。
今年以來,鋼材市場波動較大,特別是“五一”以來,呈現大起大落走勢,對鋼鐵行業生產經營和上下游產業鏈穩定發展造成較大影響,同時引發外界對于鋼鐵行業落實產能產量“雙控”任務的擔憂。
“要辯證看待產量、價格、利潤之間的關系,增強戰略定力,不能再回到刺激、生產、過剩、虧損的老路上。”呂桂新指出,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重要任務,堅決把產能產量“雙控”落到實處。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執行會長何文波表示,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國民經濟平穩發展,近年來鋼鐵企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產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當前鋼鐵行業產能規模足以支撐未來鋼鐵需求,如果在現在基礎上盲目擴大產能規模,后果會很嚴重。要盡最大努力維持現在的良好局面,即便將來由于需求減少發生周期性產能過剩,處理起來也會相對容易。”
在他看來,鋼鐵產能既要控制也要隨著需求升級而更新。行業產能治理要從重點關注總量控制轉到關注需求升級,關注能否滿足來自下游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帶來的新需求。“我們不僅要關注鋼鐵產能是否過剩,更要關注綠色產能是否足夠。”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于5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舉行,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主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冶金行業分會和冶金工業國際交流合作中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