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鋼漢鋼 動力能源中心供配電系統全部采用電力電纜進行供電,電纜敷設路徑復雜、工作環境不容樂觀,鐵前系統電纜中間端多,電纜運行存在潛在安全隱患。準確掌握電纜生命特征和區域電纜負荷狀況,實現負荷調配,預測和定位電纜系統可能發生的故障,提升區域電網的利用率及運行可靠性,成為了高壓工段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如何提前預警電纜絕緣異常,實現事故預判,成為現階段困擾電氣車間的一項技術難題。在電氣工程師馮萍的帶領下,經工段多名技術骨干人員多次現場模擬與技術研討,通過對高壓電纜局部放電產生的電流脈沖激發,發現高壓電纜可以出電磁波。而HFCT高頻檢測監測儀器能否可以應用在其中,隨著這個想法的產生,技術人員開始查閱文獻,與國內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交流,驗證了這一想法的可行性。確定在鐵前35kV、10kV共計出線電纜97根電纜接頭銅屏蔽層安裝高頻電流傳感器,對電纜線路局放信號進行監測。各子高壓室進線端應單獨加裝信號采集器,通過光纖將信號傳輸至后臺監測系統,傳感器信號不允許直接通過同軸電纜向臨近監測中心的采集單元傳輸。監測系統軟件具備傳感器自診斷功能、狀態趨勢分析功能,在線傳感器、通訊設備出現故障時能夠準確對故障進行提醒。同時,監測系統軟件具備報表管理功能,對設備巡檢數據、電纜運行工況數據等生成報表。這對電纜絕緣劣化趨勢進行預判、報警,保證電力電纜故障發生時,能夠有效預防和及時處理。
通過智能電纜在線監測系統的智慧化升級,可以實時、準確地掌握運行電纜的負荷狀態,準確定位故障,為預防故障提供決策依據,大大提升電纜利用率。與此同時,通過數據對比,可以更加科學地評估電纜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使用情況,電纜的老化程度更加直觀,有效地提高供配電系統的管理水平。從而打造可靠、安全、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