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國內外經濟發展態勢淺析
疫情以來,全球經濟形勢清晰展現了從一個斷崖式下跌到快速復蘇、結構重塑的圖景。未來,全球經濟將逐步回歸正常化低速復蘇,全球經濟區域分化短期內難以彌合。而且,全球經濟的行業結構將發生重塑,具體表現為:綠色低碳轉型正在深刻重塑全球經濟運行軌跡,數字技術將重塑經濟形態,各國將愈發重視制造業回流和產業鏈重塑。
疫情之后的中國經濟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出口成為國內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促進消費成為一項中長期挑戰,降碳成為“十四五”國家重點戰略方向,政策側重點更加偏向“防風險”。未來,我國經濟增速將有所減緩,整體呈前高后低走勢。
在國內外經濟發展態勢下,今年以來我國制造業景氣水平回落,機電產品出口大幅增長,鋼材整體呈凈出口態勢,去產能“回頭看”和粗鋼產量壓減是2021年我國鋼鐵行業的兩項重點工作。隨著粗鋼產量壓減已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我國粗鋼生產將保持低位運行態勢。基于對政策調控環境趨緊、房地產先行指標疲弱、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建筑行業和制造業需求減弱的判斷,預計2021年全年我國鋼材消費需求與2020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
二、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我國鋼鐵行業具有支撐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屬典型技術密集型產業、讓世界更美好、是國內最具全球競爭力產業、將長期引領世界鋼鐵工業發展五大主要特征。
從我國鋼鐵行業運行現狀來看,當前粗鋼產量增幅正在收窄,鋼材消費保持增長,鋼材貿易呈現新變化,鐵礦石價格沖高后大幅下跌,企業利潤同比大幅提升,鋼材價格保持穩定。
現階段,我國鋼鐵行業已處在數量時期的減量階段、高質量時期的重組階段和中間過渡的強化環保階段三期疊加,正在向高質量時期的低碳階段演進;將以低碳重塑發展新格局,形成新的供需平衡、推動新的技術進步、打造新的產業格局、建成安全的供應鏈、構建繁榮的生態圈。
三、雙碳目標下鋼鐵行業機遇與挑戰
在我國“30·60”目標任務下,鋼鐵行業作為國家落實碳減排的重要領域,機遇與挑戰并存。
從機遇來看,低碳發展將助推我國鋼鐵行業構建更高水平供需動態平衡、優化工藝流程結構、推動技術革命、促進智能化升級、加快多產業協同、協同促進環保治理、深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并將助力行業低碳標準化工作。
從挑戰來看,我國鋼鐵行業低碳轉型時間緊、任務重,須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達峰及降碳工作;大多企業處于低碳發展初級階段,技術、人才等基礎能力薄弱;不同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低碳發展水平不同,降碳空間也不同;短流程占比差距較大,電爐鋼成本競爭力總體偏弱,工藝流程結構優化仍面臨障礙;而且綠色設計產品覆蓋不足。
四、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若干問題思考
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我國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將面臨如下新形勢。
第一,產業政策對鋼鐵行業發展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指導我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即將發布,提出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格局。按照發布執行的新版產能置換辦法和關于鋼鐵冶煉項目備案的意見,我國鋼鐵產能置換以及新選址建設項目備案進一步從嚴。
第二,實行產能產量雙控。我國鋼鐵行業已由去產能轉向新階段產能產量雙控。產能方面,十億噸量級的行業規模完全可以滿足國內消費市場需求。產量方面,控制鋼鐵產量在合理區間是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第三,實行能源消耗總量與強度雙控。能耗雙控現已成為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空間甚至是生存空間的前置評估條件。短期來看,地方出臺的相應政策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很大影響。但是長期來看,將促進企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用能結構,向綠色低碳發展方向轉型。
第四,加快低碳布局。我國鋼鐵行業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應做好頂層設計,著力解決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應科學統籌謀劃,分階段合理有序推進。按照碳排放達峰、穩步下降、較大幅度下降、深度脫碳四個低碳轉型階段,我國鋼鐵行業將以推動綠色布局、節能及提升能效、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做好制度建設和政策體系支撐為碳達峰及降碳重點路徑。
第五,深入超低排放。“十四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工作仍是重點,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全行業應加強有組織末端治理向精益化源頭減排轉變、無組織改造節能提效以及監控監管手段與清潔運輸,實現精準減污降碳;應以科技創新賦能建立全流程全方位智能環保信息系統,以先進環保技術應用+環保管理機制運行+智能決策系統支撐,提升環保綜合績效水平。
第六,加強鐵礦資源保障。綠色低碳是礦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大型礦企已紛紛開展減碳行動。為進一步增強我國鐵礦資源保障能力,應努力實現國內礦穩產量、調結構、高質量,進口礦建網絡、保渠道、長期高效。
第七,鋼材進出口發生新變化。今年我國鋼材貿易政策發生了新的變化,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后,鋼材月度出口量總體呈現環比下降態勢;從出口鋼材品種變化情況來看,棒線材出口占比大幅下降,板材、管材出口量出現不同程度增加。綜合判斷,“十四五”期間我國鋼材消費需求仍將處于高位徘徊,為保障國內需求,降低鋼鐵行業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積極踐行“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目標,我國鋼材出口仍將受到限制。
第八,深化智能制造。在我國鋼鐵行業邁向高質量時期低碳階段的過程中,將以低碳為統領,以數字驅動、技術革命、綠色協同為三大趨勢。在“十三五”兩化融合水平顯著提升基礎上,我國鋼鐵行業將持續深化數據利用,以效益最大化、服務實時化、決策智能化、運營可視化為目標,將建設新一代鋼鐵智能管控中心作為智能制造工作重點。
第九,強化標準引領。為更好貫徹落實國家低碳標準政策要求,我國鋼鐵行業正在加快建立健全低碳標準體系。全行業將以標準為引領,健全并完善規則基礎類標準,開展低碳工廠及低碳園區標準制定,圍繞成熟減碳技術、工藝、裝備制定標準,制定低碳水平分級評價及認證標準,圍繞碳排放交易開展標準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