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陰檢驗檢疫局統計,2014年第一季度,江陰口岸進口鐵礦75批,重量累計172萬噸,貨值1.92億美元。與2013年同期進口44批、78萬噸、7955萬美元相比,進口量增長120%,進口平均價格增長近1成。同時,江陰檢驗檢疫局也提醒,在鐵礦石進口量增加時,進口商須特別關注進口鐵礦原礦貿易風險。
從江陰口岸的進口情況來看,鐵礦石來源國多達17個,其中墨西哥、印度尼西亞、伊朗進口批次上升,曾經的主要來源國印度進口批次有所下降,新增了土耳其、南非和智利的貨源。
今年初以來,相對于國內鐵礦價格的下跌走勢,國際市場鐵礦價格下跌空間有限,呈現穩中偏弱態勢。面對回暖的宏觀經濟政策走向,部分進口商看好國內鋼材后市,在鐵礦低價階段積極“拿”貨。江陰口岸以貿易礦為主,進口量增幅更為明顯。截至3月中下旬,國內鐵礦價格已逐步走穩并小幅反彈,對當前活躍的進口貿易量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另外,近期印度尼西亞原礦出口禁令正式生效,原產于印尼的礦石必須在當地冶煉或精煉后方可出口。此舉意味著持續多年的印尼鐵礦原礦進口將告一段落,從降低貿易風險角度考慮,有其特殊意義。
據江陰檢驗檢疫局反映,鐵礦原礦屬于高風險進口產品。原礦未經破碎、篩分、選礦等加工流程,因此粒度大,雜質含量高,檢測時取樣困難,品位波動大。同時,該類礦產品還存在夾帶有害性檢疫生物的風險。2013年,江陰港進口印度尼西亞鐵礦28批,有11批為原礦,其中8批鐵含量指標不合格。由于氣候原因,東南亞雨水多,多批原礦到港時,貨物表面長出雜草。
為此,該局采取了強制性檢疫處理措施。2014年春節過后,國內某經貿公司為趕在印尼禁令生效前突擊進口了一批7000噸原礦,經該局到貨檢驗,鐵含量僅為36.3%,二氧化硅含量高達36.6%。對比裝貨港檢測報告,鐵含量低近5個百分點,與外貿合同訂立的45%基準值更是大相徑庭;二氧化硅則高出11個百分點。進口商對外方的賠償事宜至今尚在協商中。與印度尼西亞原礦相類似,2013年江陰口岸進口的墨西哥鐵礦原礦,品質檢驗也是多數不合格。由此可見,鐵礦原礦進口貿易風險大,建議進口商減少或謹慎進口該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