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在永鋼集團特鋼公司檢測中心,特鋼公司低倍檢驗員季楠正在對連鑄坯進行低倍、縱剖檢驗,“經檢驗,連鑄坯低倍質量及相關數據符合標準,檢驗合格!”季楠說。不斷追求創新和超越,是特鋼公司對精益化生產的探索和追求,在十月份的精益項目評比中,特鋼公司“風電齒輪用18CrNiMo7-6連鑄坯中心裂紋改善”項目被評為月度優秀項目。
18CrNiMo7-6作為風電齒輪用鋼,注定其自身必須具備極高的質量規格,以應對各種復雜多變的應用場景和環境。
“連鑄坯中心裂紋的大小,是直接影響后期連鑄坯能否鍛造成高質量成品的關鍵要素之一。”特鋼公司工藝技術科煉鋼工藝工程師單文瑞介紹,由于連鑄坯在生產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產生一定的中心裂紋,如何減少和減小連鑄坯中心裂紋,成為特鋼公司的重點優化項目。
為解決這一難題,今年6月份以來,特鋼公司就如何改善“風電齒輪用18CrNiMo7-6連鑄坯中心裂紋”成立了專項小組。在連鑄工藝設計中,有著鑄坯溫度梯度控制、末端電磁攪拌效果以及矯直點位置未凝固鋼水層厚度控制這三項重要環節,“在連鑄過程中,這三項環節假如不能控制在理想狀態,就容易產生連鑄坯中心裂紋,影響產品質量。”單文瑞表示。
專項小組從實際出發,抓住主要矛盾,針對生產環節逐一制定相應對策,不斷優化連鑄工藝。“針對連鑄坯內外溫度梯度高,采取提高連鑄坯表面溫度的措施,使得鑄坯回溫減少,有效減小溫度梯度。”單文瑞表示,有了實施對策,反映到生產上便是提高連鑄拉速,達到優化連鑄工藝的目的。
細節決定成敗,精益成就品質,不斷優化和完善的連鑄工藝,帶來了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澆注周期由41分鐘每次縮短至38分鐘每次,各項指標均達到預期效果……接下來,特鋼公司還將繼續完善“風電齒輪用18CrNiMo7-6連鑄坯中心裂紋改善”項目,在提高連鑄生產上精益求精,不斷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