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本鋼集團在回收含鐵料新發生量全部消化的基礎上,實現主要品種回收含鐵料總場存降低26萬噸,減少資金占用約7000萬元,實現年度創效攻關目標,遞交循環經濟發展“高分”答卷。
含鐵料資源綜合利用是本鋼集團發展循環經濟的一部分。去年,本鋼集團堅持以效益為中心,通過含鐵料資源綜合利用盤活資金,最大限度降低生產成本。相關部門根據生產實際合理制訂階段攻關創效目標,針對板材廠區去年9月份“三通一平”工程挖出的3萬余噸賬外鐵水預處理鐵坨,及前期積壓的2萬噸鐵水預處理鐵粉,新實業公司每月按14000噸組織提貨,每月消化場存4000噸。同時,組織煉鋼工序強化技術操作,加大鐵水預處理鐵坨消耗量。圍繞板材廠區歷史遺存50余萬噸低品位磁選粉,組織本鋼冶金渣公司和北營冶金渣公司對生產運行模式進行調整,將新線三條磁選線由二班作業調整為三班作業,加大了磁選力度,按每日800噸組織攻關。此外,增加冶金渣公司渣鐵、渣鋼供應量,組織板材廠區按每日1000噸開展攻關。
本鋼集團組織協調新實業公司優化生產組織模式,全力發揮三座脫鋅回轉窯產能,按設計產能組織生產。新實業公司重點做好高鋅灰與塵泥的混拌工作,降低北營公司高鋅灰場存。北營煉鋼廠克服含磷高等不利因素影響,北營煉鐵總廠全力消耗低品位磁選粉,按每日1000噸攻關目標組織生產,有效降低了含鐵料庫存。
本鋼集團還組織板材、北營兩個煉鐵總廠全力保證塵泥、鋼渣粉等小品種物料配比,提高資源利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