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特征與階段
我國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是工業的重要糧食、建設的重要保障、經濟的重要支撐,穩定支撐著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鋼鐵工業在推進自身發展過程中以技術創新為第一推動力,歷經三次技術革命之后,智能制造、智慧管控一體化的逐漸普及將成為鋼鐵工業的第四次技術革命。近年來,我國鋼鐵工業掀起超低排放重大“綠色革命”,執行著世界上最嚴格的環保排放標準要求,努力打造全球鋼鐵工業低碳發展示范,并積極研究實踐低碳冶煉技術。
發展至今,我國鋼鐵工業已經成為國內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具備好規模、好價格、好產品、好品牌、好服務“5G”競爭力,讓世界更加美好;并且擁有最大、最活躍的內需市場,最全、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最多、最豐富的人才資源,最新、最先進的技術裝備,最快、最及時的客戶服務。分析判斷,我國鋼鐵工業將長期引領世界鋼鐵工業發展,而且引領的時間跨度將超過以往任何一個國家,達百年之久。
目前,我國鋼鐵工業已經進入高質量時期,處于加快重組、強化環保、低碳發展三期疊加階段,將以低碳為統領,以數字驅動、技術革命、綠色協同為三大趨勢,重塑發展新格局。在“雙碳”目標引領下,預計國內中長期鋼材需求將維持高位并緩慢下降。
二、中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形勢
順應低碳發展政策導向,盡管我國鋼鐵行業低碳轉型任務艱巨,但勢在必行。作為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的重要組成,我國鋼鐵行業更需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雙碳工作,努力爭取率先實現碳達峰。從政策角度,應強化系統性、全產業鏈統籌推進;從市場角度,應加快推進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并與用能權、排污權等市場機制統籌,充分發揮碳價等市場機制的正向引導機制;從路徑角度,應做好頂層設計,循序漸進開展階梯式減碳行動,打好高質量減污降碳的組合拳。
順應環保政策導向,到2025年底前,我國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目前,國內鋼企環保水平差距仍然較大,已公示企業產能距離2025年80%產能完成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十四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推進大氣污染物治理任務巨大,超低排放工作仍是重點,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仍將是重要抓手。
順應產業政策導向,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三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我國鋼鐵行業應將提升創新能力作為首要工作,將產業結構優化作為主要任務,將綠色低碳發展作為關鍵環節,將資源保障體系作為發展基礎,將供給質量提升作為產業責任。
三、中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趨勢
綠色低碳發展不是簡單的節能減排,而是發展權、發展方式的重要問題,發展和減排降碳同樣重要。我國鋼鐵工業必須在發展中降碳、在降碳中發展;應做好頂層設計,科學把握節奏;應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科學降碳;應注重源頭削減、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特別是應加快推進占比高達90%的高爐-轉爐長流程的減污降碳增效。
從具體路徑來看,我國鋼鐵行業落實綠色低碳發展任務應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推動綠色布局;二是節能及提升能效;三是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四是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五是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六是加強制度建設和政策體系支撐。
此外,我國鋼鐵行業還應把握數字時代發展機遇,加快數字化轉型,激發藍海數據,重視以碳足跡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評價,著力推進減污降碳增效平臺的研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