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經濟景氣度不佳,工業品價格難免受打壓
上周五,國內部分工業品期貨再現大跌行情。其中,焦煤和天然橡膠主力合約以跌停板報收,焦炭主力合約盤中一度跌停,尾盤跌4.85%,螺紋鋼和鐵礦石主力合約跌幅逾2%。
3月10日,焦煤、焦炭、鐵礦石、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曾集體跌停。其原因是“超日債”違約事件發生后,市場傳言銀行大幅收緊對鋼鐵行業的貸款,導致市場上恐慌情緒蔓延。
國信期貨分析師施雨辰認為,推動3月下旬之后工業品期價反彈的利好因素逐漸弱化,而利空消息集中出現,加上鋼材市躇本面繼續不振,造成了上周五煤焦鋼期貨品種的大幅下挫。
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4%。施雨辰認為,該數據與我國今年全年7.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較為吻合,但略微偏低,說明經濟依然較弱,對煤焦鋼市場形成利空。
廣西進出口貿易商李女士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3月我國進出口額都出現同比下滑,說明國內經濟景氣度不佳,工業品價格難免受到打壓。
另外,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國內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趨勢進一步放緩。受此影響,當天股市房地產板塊下跌0.17%,資金流出居前。“盡管前期國務院提出加快鐵路建設和棚戶區改造,但這并不能在短期內顯著拉動鋼材需求,鋼材市場缺乏實質性利好消息。”施雨辰說。
中國國際期貨分析師任中杰認為,鋼材市場的持續低迷壓縮了上游企業的利潤空間。在此背景下,無論是鐵礦石,還是焦煤、焦炭的價格都難以擺脫頹勢。未來一段時間,除非政府出臺經濟微刺激政策,對市場投資者信心產生提振,否則煤焦鋼期貨價格將會重回下行通道。
另外,對于天膠期貨上周五的跌停,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天膠庫存高企,市場對下游需求不足的擔憂較大,膠價近期不大可能連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