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產品結構調整,滿足不斷增加的高端產品需求。東方特鋼第二軋鋼廠積極踐行產品結構調整方針、推進“效率、品質雙提升”、開展裝備升級等,多措并舉,促進高質量發展。
5月26日,東方特鋼第二軋鋼廠著力升級改造的“綠色、智能、高品質”精品棒材精整線實現全流程貫通,標志著精整線達到安全、先進、智能及鋼材外觀質量和效率提升的生產要求,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包裝質量,全線物流合理,最大限度降低了吊裝、駁運次數,生產效率顯著提高,而且通過管理網絡把生產、技術、質量、設備、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精整作業實現了高效化、標準化。
精整線包括檢測臺架、短尺及彎料剔除裝置、雙工位自動倒棱機、計數收集、雙股打包機、在線稱重、智能打標等工藝環節,皆采用當前先進設備。
精整線設備采用在線監測和自動化程序控制,通過信息化系統控制完成精整作業。待精整棒材信息采集通過自動掃碼方式,實現信息自動生成上傳,避免了人為輸入出現錯誤的問題。
棒材貼標、成捆棒材端部焊掛標牌標識采用了工業機器人智能化作業。在此基礎上,東方特鋼第二軋鋼廠與信息工程部共同開發和完善了機器人自動焊牌、貼標、標簽自動打印程序,大大提高了機器人在線焊標牌性能。智能精整的全流程、智能化機器人作業精整生產線的全流程貫通,實現了精整棒材拆捆、打捆、修磨、貼標,以及標準樣品、成品存取等效率的顯著提升。
智能系統實現的,不僅是生產線的平衡,而且是整個工廠的全流程平衡,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資源浪費,推動了人機協同價值最大化。智能化改造在實現人機互聯的基礎上,將人的智慧和工作經驗融入機器的運轉當中,與機器精準、高效、靈活等優勢有機結合,產生新的生產力和創造力。
自動精整線全流程貫通,實現了產能與熱軋產量相匹配,鋼材外觀質量提升顯著,單只棒材端部智能化貼標、成捆棒材端部智能化焊掛標牌標識,使棒材的商品化包裝質量得到了極大提高,同時降低了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