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鞍鋼股份大型總廠傳來消息,該廠軌梁分廠鋼軌冷態表面質量在線自動檢測設備改造升級獲成功,此項鋼軌檢測技術已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未來將在軌梁分廠其他兩條檢測線上推廣使用,對于提高鋼軌表面質量檢測準確率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介紹,此套檢測裝置是該廠于2018年立項的“鋼軌冷態表面質量在線自動檢測技術研發與應用”科研課題的研發成果,今年3月份研發成功,并在該廠軌梁分廠檢測線上正式應用。
“鋼軌冷態表面激光檢測技術”是鋼軌表面質量檢測領域研發的新技術,采用非接觸方式檢測鋼軌表面缺陷,具有缺陷檢測精度高,不同軌型產品檢測時無需設備調整等優勢。在改造升級前,此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誤報和漏報情況。其他鋼廠為解決誤報、漏報問題,投入大量資金加裝在線清除氧化鐵皮等設備,但實際應用后效果并不理想,還增加了噸鋼生產成本。
為破解這一難題,該廠研發團隊歷時5年,開展技術攻關。他們通過長時間的現場實驗、報警信息大數據積累與分析和反復比對驗證,終于發現了誤報與實際缺陷之間的區別。在此基礎上,結合現場實際編制了過濾程序,讓系統在對鋼軌進行檢測時,把因誤報而提示的“缺陷”一一過濾掉,大幅提高了鋼軌檢測的準確率。
據了解,常規的鋼軌表面缺陷檢測都是檢查員直接用肉眼觀察,因動態檢測時鋼軌運行的速度較快,加之受視覺疲勞和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等客觀因素影響,導致檢查員觀察受限,極易造成漏檢。一直以來,鋼軌上小而深的開口缺陷,讓檢查員頭疼不已。對此,他們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研發,在原有技術基礎上,新研發出缺陷定位功能。該功能可以通過“激光切片法”精準抓取上述缺陷,并在檢測結果顯示屏上清楚地顯示出缺陷在鋼軌輪廓和長度方向的位置和缺陷深度值。檢查員可通過簡單操作,將鋼軌缺陷位置準確地停在面前,方便檢查員在鋼軌上準確判定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