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鋼鐵軋鋼廠積極響應公司降本增效號召,努力開拓思路,創新工作方法,落實降本增效。近日,機修作業區輥道班先后對除鱗箱擋水鏈及裝坯輥道進行了改造優化,有效降低了設備維護成本。
板坯經加熱爐加熱后,輥道輸送至高壓水除鱗箱,去除板坯表面的氧化鐵皮,再送往粗軋機組。為防止高壓水及氧化鐵皮飛濺,除鱗箱設擋水板及5組懸掛式擋水鏈。然而,長期以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擋水鏈極易磨損,2個月左右就要更換一次,每組更換成本0.45萬元,年更換成本2.7萬元。不僅增加了設備維護成本,而且給設備清潔帶來許多困擾,大大增加了崗位工的工作量。
為此,作業區發動全員出主意、想辦法,集思廣益,制定最佳解決方案。最終,利用厚度30mm中間坯切割成若干高685mm、寬100mm的鋼條,并組合成懸掛式擋水條的建議被成功采納。制作成功并替換一組擋水鏈一月后,不僅效果顯著,而且擋水條磨損僅10mm左右,耐磨性優于擋水鏈。此次更換成本僅0.228萬元,較以前節約0.222萬元,同樣按一年更換6次計算,一個除鱗箱(5組擋水條)年可節約成本6.66萬元,3條生產線3個除鱗箱年可節約19.98萬元。
由于裝坯輸送輥道上方吊裝作業頻繁,冷卻水管、輥道軸承座及連接軸不可避免的會被掉落的板坯砸傷。嚴重時還需要在線搶修,不僅容易影響裝坯節奏,而且受現場存放的高溫坯料影響,維修難度較大。且平均每次維修成本約2.88萬元。為此,機修車間輥道班在不影響設備日常巡檢維護的基礎上,對關鍵部位制作了防砸裝置,以防止板坯意外掉落對設備造成的損害。該裝置利用軋線厚度38mm的廢中間坯切割焊接而成,對每條生產線裝坯輸送輥道關鍵部位各加裝了3套防砸裝置。此項改造共使用中間坯12.3噸,成本約4.8萬元,較維修砸壞輥道及設備費用降低了一半以上,真可謂“小技改大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