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太倉市檢驗檢疫局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太倉口岸共進口鐵礦石118批,共687.34萬噸,貨值8.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2%、61%和60%,繼續保持高位攀升態勢。
據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鐵礦石進口量為2.22億噸,同比增長19.4%,而太倉口岸進口鐵礦石同比增長61%,漲幅高于全國增長水平。該口岸進口鐵礦石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太倉口岸極具競爭力的區位優勢。
太倉口岸地處江尾海頭,背靠蘇州,緊鄰上海,經過創新發展,目前已經成為長江沿線進口鐵礦的第一大港,幾乎能輻射整個長江流域,其中就包括了沙鋼、永鋼、常熟龍騰特鋼、蘇鋼、興澄特鋼、南鋼等在內的江蘇大多數鋼鐵企業,還延伸輻射到武鋼、重鋼等,長江沿線很多鋼鐵企業的進口鐵礦選擇在太倉港卸駁轉運。
今年初以來,鋼鐵企業和部分進口商圍繞降低原材料生產成本,利用2014年初鐵礦石低價位階段積極進貨,使得太倉港第一季度的進口鐵礦石數量持續增長。
業內人士同時分析指出,近年來太倉港通過對港口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從“江港”管理到“海港”管理模式的轉變,碼頭泊位經歷了從-10.5米到-11.5米,再到-12.5米水深的連續性提升,同時新開的20萬噸海岬級散貨輪的錨地消減了氣候水文等不利因素的負面影響。太倉港軟硬條件均得到不斷完善和提高,貨物吞吐量大幅度增加,為拓展進口鐵礦石、廢鋼、鋼材、煤炭、木材等大宗貨物進出口業務創造了新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