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狀況有何特點?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介紹,一是貨物貿易順差創歷史同期新高。2022年前三季度,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5216億美元,同比增長37%。其中,貨物貿易出口25306億美元,同比增長10%;進口20090億美元,同比增長5%。
二是服務貿易逆差同比收窄。2022年前三季度,服務貿易逆差656億美元,同比下降23%。其中,旅行逆差797億美元,同比增長18%,主要是跨境留學支出有所增加;知識產權使用費逆差238億美元,同比下降8%,主要是收入增長21%,反映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運輸逆差89億美元,同比下降62%,主要是我國運輸服務收入增速整體快于支出。
三是直接投資總體保持順差。2022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資凈流入469億美元。其中,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1608億美元,顯示我國經濟前景長期向好,持續吸引外資來華投資興業;對外直接投資凈流出1139億美元,投資節奏平穩有序。
“總體看,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經濟回穩向好的態勢將進一步鞏固,為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平衡提供根本支撐。”王春英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貨物貿易順差200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較二季度增加了250億美元。“在三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多地散發,以及全球貨幣政策收緊、外需有所回落的不利條件下,對外貿易順差還能創歷史新高,說明隨著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產品國際競爭力增強,貿易伙伴多元化拓展取得積極進展,貨物貿易保持順差具有堅實基礎。”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溫彬認為。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貨物貿易順差創歷史同期新高,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速韌性較強,尤其是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改善、穩中提質,貿易順差不斷擴大且同比提升超過50%。直接投資總體保持順差,尤其是前三季度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1608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凈流出1139億美元,說明跨境雙向投資均保持平穩態勢與活躍動能。
展望未來,專家認為,在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下,隨著經濟逐步復蘇回穩,預計全年國際收支將繼續保持在基本平衡格局。
“考慮到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持續向好,市場規模廣、潛力大,營商環境愈發開放包容、安全穩定,中國政府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中國將繼續成為外國企業發掘中國機遇、拓展中國市場的熱點,成為外資尋找持續的、穩健的、安全的、長期投資機會的起點。”龐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