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行業迎來了連續第十個季度的虧損,虧損面達到了45.45%。
4月2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稱“中鋼協”)發布信息稱,2014年一季度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額度超過23億元,銷售利潤率僅為-0.27%,同比下降0.64個百分點。
中鋼協副秘書長張長富當天說,今年一季度是最近14年以來鋼鐵行業最困難的一季度。據其介紹,一季度國民經濟增速放緩,鋼材消費屬于淡季,但鋼鐵產量仍然增長,庫存大幅上升,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更加嚴峻,造成鋼材價格持續下滑,全行業處于嚴重虧損狀態。
對于鋼鐵行業來說,虧損暫時還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日益緊繃的資金鏈,已經愈發脆弱。3月,山西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海鑫鋼鐵因資金鏈斷裂,深陷債務違約泥潭,至今已幾乎全部停產。
據經濟觀察報了解,河北已經有不少鋼廠處于停產狀態。有消息人士對經濟觀察報透露說,河北一家知名的民營鋼廠已經被老板賣掉。原因是這家鋼廠已經資不抵債,現金流也斷了。
而4月18日銀監會下發的一份文件,讓鋼鐵產業鏈條雪上加霜。這份向天津、河北、上海、山東等多地銀監局下發的《關于開展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情況快速調研的通知》,要求各局、各轄區內銀行分支機構盡快展開調研,并填報《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風險監測統計表》,并在4月30日之前完成。
業內人士分析稱,銀監會突然發文展開調研,意在全面掌握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情況,防范相關風險。銀監會在文件中強調,各局應密切跟蹤分析宏觀經濟形勢,進一步做好大宗商品貿易融資風險防范有關工作。對區域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情況應進行認真分析,分析報告應包括:本區域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的基本情況、風險情況、是否存在虛假貿易套利情況、已采取的風險防范措施、下一步擬開展的工作、相關政策建議等內容。銀監會還將擇機赴部分銀監局進行實地調研。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長期維持在1億噸以上的高位,這比此前的正常庫存高出大約30%。北京一家央企鐵礦石貿易商對經濟觀察報說,估計1億噸港口礦石中,一半以上應該都是貿易融資礦。
對于鐵礦石行業來說,貿易融資是一種利用進口鐵礦石貿易中銀行出具的信用證,以鐵礦石做抵押,支取銀行資金的做法。這些錢被貿易商套現之后,要么作為企業周轉資金,要么另作投資,要么直接放了高利貸。其中一些高利貸的接盤者,不乏那些陷入資金困局中的小鋼廠。
市場傳言稱,銀監會此番調查結束之后,鐵礦石貿易信用證保證金將大幅提高,許多鐵礦石貿易商會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融資礦債務問題也會再度爆發。此舉不僅會增加鋼廠的采購資金占用,也令貿易的蓄水池作用大幅削弱。
眼下,令銀行和市場感到憂慮的是,礦石貿易商、鋼廠、鋼貿商,這條產業鏈上的三個群體之間,已經形成一個復雜旁亂的互保體系。北京一位礦貿商對經濟觀察報說,“現在鋼廠、貿易商之間互保的情況很普遍,所以一旦一家企業的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牽連一片。問題很嚴重。”
這些企業選擇互保的原因在于,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銀行對鋼鐵行業持續收緊的貸款。河北一家民營鋼廠的負責人說,許多原來到期的貸款還掉之后,再從銀行貸款變得更加困難了。而且期限越來越短,原來一些銀行承諾的信用額度,也在減少。
根據經濟觀察報獲得的信息,截至到今年一季度,全國88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總負債已經突破3.1萬億元,其新增的貸款中,絕大部分屬于短期貸款。張長富說,企業普遍反映銀行加大對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控制,鋼鐵行業面臨資金緊張、融資成本高的問題。銀行系統對鋼鐵行業嚴格信貸利率,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更加困難,影響到了一些企業資金鏈安全。
而此時,全國鋼材市場依舊低迷。在4月28日的信息發布會上,張長富稱,2014年第一季度國民經濟增速趨緩,但鋼鐵產量仍然同比增長,鋼材庫存量也大幅上升,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更加嚴峻,造成鋼材價格繼續下跌,全行業處于嚴重虧損狀態。
在此背景下,產能過剩再次成為中國行業的苦果。中鋼協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鋼材庫存明顯增加,到2月末,全國主要市場鋼材社會庫存最高達到2086萬噸,比年初增長54.42%。雖然3月庫存有所下降,但仍達到1941萬噸的高位,比年初增長43.65%。
后期鋼鐵行業的形式依然比較嚴峻。張長富說,“雖然宏觀經濟形勢基本保持平穩,但仍面臨下行壓力。而鋼產量受產能過剩的影響,很難有大的回落。”盡管如此,中國鋼鐵行業的投資勢頭依然不小,去年全年超過5000億的投資規模,也將形成新的產能,全國粗鋼產量仍將增長。
中鋼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粗鋼、鋼材產量雖然仍在增長,但增幅均大幅回落,同時出現大幅回落的還有國內鋼材價格。然而,鋼鐵企業的財務費用卻在大幅增長。今年一季度,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的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2.17%,而2013年則是同比下降了2.99%。
這意味著,鋼廠的資金環境還在惡化。中鋼協呼吁,銀行系統對鋼鐵企業不要搞“一刀切”,而是采取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進一步降低銀行貸款利率,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繼續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減稅,促進企業結構調整。
不過,對于宏觀調控部門來說,這兩點似乎都不太符合年初既定的調控方向。國家發改委官員對經濟觀察報說,現在鋼鐵行業的確比較困難,但這些困難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宏觀政策導致的。鋼鐵企業還應該從自身找原因,利用市場和政策形成的倒逼機制,盡快完成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