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鋼丹東不銹鋼公司成功開發出0.5毫米薄規格板式換熱器用鈦冷軋產品TA1,成為國內第三家能夠生產此類產品的制造商,該產品已被客戶成功用于板式換熱器的制造,這標志著該公司高附加值純鈦冷軋產品研發實現了重大突破。
今年以來,該公司黨委錨定減虧扭虧目標,踐行“務實高效、攻堅克難、精準精細、少說多做”工作作風,在不銹鋼市場行情弱勢運行的情況下,不等不靠,尋求機遇,積極進行產品轉型,最終實現高附加值純鈦冷軋產品重大突破。
記者從該公司制造部了解到,鈦材料密度低,強度高,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及綜合力學性能,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海洋工程及新能源領域,市場前景廣闊。今年8月以來,該公司針對生產中易出現色差、劃傷和浪形缺陷等問題,克服了軋制和脫脂過程控制難度大、張力設定復雜的困難,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工藝技術方案進行研究,不斷優化軋制工序的軋制道次、道次張力、道次壓下率,以及脫脂工序的溫度、濃度、速度等工藝參數,并與外委退火企業共同研究退火工藝,最終開發出厚度為0.5毫米鈦冷軋換熱器板,并克服丹東地區疫情影響,順利完成產品合同交付。
0.5毫米薄規格鈦冷軋產品的開發,為該公司自主經營鈦冷軋產品奠定了堅實基礎。該公司將以此為起點,不斷加強市場調研,變“坐商”為“行商”,堅持“銷研產”同步推進,繼續豐富其它高附加值產品品類,以優良的產品品質,逐步拓展陜西、山東和華南市場,尋求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