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計顯示,前4個月十大期貨成交量品種分別是白銀、菜籽粕、螺紋鋼、豆粕、滬深300股指、天然橡膠、焦炭、白糖、銅和豆油期貨。上述十大品種成交量占全市場比重分別為12.56%、11.85%、11.27%、8.7%、8.47%、4.85%、4.17%、4.16%、3.76%和3.75%。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認為,前十大品種合計的成交量占比達到73.54%,顯示出我國期貨市場品種活躍度較為集中的明顯特征。
同時,中國期貨市場第二梯隊的12大較活躍品種分別是:棕櫚油、焦煤、PTA、聚乙烯、鐵礦石、玻璃、纖維板、膠合板、黃金、菜籽油、雞蛋和1號黃大豆。上述12大品種成交量占全市場比重分別為3.53%、3.03%、2.78%、2.6%、2.59%、2.56%、1.52%、1.47%、1.24%、0.99%、0.83%和0.55%。以上較活躍的12大期貨品種合計成交量占比達到23.7%。
王駿表示,從中國22個成交活躍期貨品種來看,這些期貨品種的累計成交量占全市場比重達到97.24%,說明中國期貨市場22個成交活躍品種幾乎吸引了全部市場的資金,包括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機交易。
對于4月期貨市場成交規(guī)模同比出現(xiàn)漲跌互現(xiàn)、而環(huán)比出現(xiàn)下滑的情況,王駿認為,4月份國內期貨市場成交特征決定了市場變化,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
第一,隨著我國鋼鐵產業(yè)結構調整和產能大幅削減在短期內開始產生效果,鋼材、焦炭、焦煤和鐵礦石價格大幅下挫后出現(xiàn)筑底跡象,建材六個品種成交量占比保持上升趨勢,達到23.70%;
第二,4月份烏克蘭國內局勢進一步惡化,再度引發(fā)貴金屬期貨避險需求上升,國際黃金白銀價格先抑后揚、大幅波動推升了貴金屬期貨交投熱情,前4個月滬金滬銀成交占比為13.8%;
第三,飼料、油脂類期貨品種受今年厄爾尼諾現(xiàn)象預期加強和季節(jié)性需求利多影響,成交量保持前列,養(yǎng)殖產業(yè)鏈套期保值需求上升及套利交易增加提升了飼料油脂油料期貨品種的交易人氣,飼料、油脂類8個品種的成交量占比超過30%;
第四,4月份資本市場出現(xiàn)多個重大新政策,證監(jiān)會[微博]優(yōu)先股、滬港通、再啟IPO政策和央行[微博]“定向降準”分流了部分期貨市場資金進入股市和貨幣市場,股指期貨市場成交規(guī)模出現(xiàn)下滑態(tài)勢,加之國債期貨成交仍不活躍,中國金融期貨市場成交規(guī)模下降,但股指期貨仍是成交額最大期貨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