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一線:2月6日,軋制18mm規格,日產4593.102噸,刷新此規格日產紀錄。
棒一線:2月7日,甲班/晚班,軋制18mm規格2345.292噸,創下18mm規格最高班產紀錄。
高一線:2月18日,軋制8mm規格,日產2641.289噸,刷新此規格日產紀錄。
二作業區不斷總結經驗,深知要實現穩產高產,細節工作尤為重要。不斷細化軋機、導衛的準備檢查,做好導衛導輪的磨損、螺絲緊固可靠性的確認,真正將影響生產的“蟻穴”除掉。同時積極組織相關人員對軋線工藝參數進行優化,固化工藝料型,保證了軋制穩定。工藝技術人員不定期抽查各生產大班的料型等工藝控制情況,確保符合標準要求。不斷提高生產故障的可預見性,降低事故停機,杜絕人為操作失誤,在生產操作上見微知著、精益求精。
為進一步降低煤氣消耗用量,作業區想方設法提高生產線的熱送熱裝率。根據棒一線定重供坯標準,加強與煉鋼工序間的信息溝通,確保連鑄機生產鋼坯與軋線生產所需坯料相適應,同時,作業區根據連鑄機換包、檢修時間,適當調整早檢計劃、改品種計劃,盡可能使上下工序檢修時間同步,真正做到過程精細化管控,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保證了熱送鋼坯及時入爐,構建了“高產出-低庫存-高熱裝”良性循環。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舉措,大大降低了生產線的煤氣消耗,1月份棒一線煤氣單耗190m³/噸,創投產以來的最好水平。高一線自12月份成功投入使用熱坯自動緩冷坑項目后,高效解決高一線熱裝率提升的“卡脖子”難題,使高一線的熱裝率突破50%以上,1月份熱送熱裝率達到73.24%,煤氣單耗197m³/噸,創下歷史最好水平。
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漂亮的“成績單”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出來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加倍努力,守好安全和環保底線,圍繞關鍵技術指標不斷努力實現新突破,用智慧和敬業為軋鋼廠全面完成提量降本增效工作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