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日前對外公告稱,其已在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訴訟對象主要是針對淡水河谷、以色列億萬富翁Beny Steinmetz、BSG資源公司(下稱BSG)以及時任幾內亞礦產和能源部長的蒂亞姆(Mahmoud Thiam)等。
此次訴訟與西芒杜礦區的開采權有關,該礦區主要分為4個區塊,2008年力拓失去了西芒杜鐵礦北部1、2號兩個區塊開采特許權,這兩個區塊目前已輾轉到了淡水河谷手里。
糾紛還原
西芒杜礦區位于幾內亞南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尚未被開發的鐵礦石礦床之一,礦山開采壽命超過30年。該礦區主要分為共4個區塊,力拓在2006年獲得西芒杜鐵礦的開采權。
但兩年之后,幾內亞政府收回了西芒杜北部1、2號礦區開采權。力拓也因此失去了對西芒杜鐵礦50%的開采權。
上述兩個區塊先后“易主”,最終到了淡水河谷手里。彼時,正是中國鋼鐵業“大干快上”的階段,對鐵礦石需求十分旺盛,同為競爭對手的力拓和淡水河谷,均為中國最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商。
5月7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如何獲得西芒杜北部礦區”問題向淡水河谷方面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時,未得到回復。
根據力拓方面的表述,幾內亞政府把其中兩個區塊拿出去,先是賣給了俄羅斯的富商,后來又輾轉到了BSG手里,再其后,淡水河谷收購了BSG在西芒杜項目51%的權益。
可以證實的是,2010年5月份前后,淡水河谷曾對外宣布,將以25億美元的現金收購BSG資源51%的股份。后者的總部位于英國,擁有在幾內亞的鐵礦經營權和勘探權。
淡水河谷當時表示,收購金額中的5億美元將即時支付,其余的款項將分期支付。交易包括了西芒杜鐵礦石項目北部1、2號礦山(之前歸力拓所有)和南部的Zogota項目。
在力拓方面看來,這兩個區塊當初并不是被剝離,而是“被生生地拿走了”。“這個事情一直有爭議,涉及時間也比較長,現在力拓訟訴的正是之前失去的兩個區塊。”有接近力拓的人士如是說。
隨著力拓訴訟,這兩個區塊上的故事似乎才剛剛開始。
根據力拓提起的訴訟,針對的公司及個人不僅包括淡水河谷公司(Vale S.A.)和BSG資源有限公司,也包括時任幾內亞礦產和能源部長蒂亞姆(Mahmoud Thiam)等人。而蒂亞姆之所以在列,據外媒報道,幾內亞調查委員會通過為期兩年的調查,證實鐵礦石開采權是BSG資源公司通過行賄取得,建議政府取消這項開采權。
力拓在其官網上稱:“幾內亞政府在2008年收回了力拓對西芒杜(Simandou)北部1、2號區塊50%的開采權,兩個礦區的開采權隨即被授予了淡水河谷(Vale)和BSG資源公司合資的VBG公司。”
目前,幾內亞政府基本接受調查委員會的建議,計劃取消此前授予淡水河谷和BSG資源公司合資企業VBG的西芒杜及Zogota鐵礦開采權。
BSG則否認相關指控,并多次聲稱其開采權是在正當合法及透明的過程中取得的。淡水河谷發言人近日則表示,正考慮幾內亞正式取消其與BSG資源公司合資企業西芒杜鐵礦開采權之后的法律行動,“若幾內亞政府取消西芒杜鐵礦開采權,那么該公司可能會失去在幾內亞的全部投資,價值11億美元。”
中鋁涉足西芒杜
力拓同時重申,上述訴狀并非針對幾內亞政府,并表示,力拓與幾內亞政府已于2011年簽署了和解協議,協議確保了其在西芒杜礦區南部的3號和4號區塊的采礦權(即力拓所指的在幾內亞擁有的有待開采的鐵礦石資源的區域)。
本報記者采訪了解到,西芒杜南部礦區正由力拓與中鋁等中資企業組成的聯合體合資開發。項目建成后,(年產)將達到9500萬噸,產品優先銷往中國市場,通過配礦可以進一步盤活國內低品位礦石。
如果從2006年取得開采權算起,力拓在西芒杜項目上已耗費了8年時間,投資額也達數億美元。但時至今日,西芒杜項目并沒有太多進展。
今年3月份,力拓首席執行官山姆·威爾士(Sam Walsh)再次來華參加中國發展改革論壇,并與中鋁董事長熊維平見面,久拖不決的幾內亞西芒杜鐵礦石項目是議題之一。
此前的一周,山姆·威爾士與熊維平曾帶領雙方組成的聯合團隊訪問了幾內亞。他們期待能夠與幾內亞政府達成投資框架協議,前提是,該協議需要贏得新當選的幾內亞國民大會的批準,唯有如此,力拓和中鋁才能安排開發的融資計劃,然后開始做關于銀行信貸的可行性報告。
有參與西芒杜項目的企業高層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西芒杜項目的進度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幾內亞新的議會要批準該項目的投資框架協議,最重要的是項目的合法性,包括投資保護、稅收方面是有效的,第二個是基礎設施原來是由政府控股,但政府兩年工作落實不了,所以幾內亞政府把項目投資融資放了出來,現在必須尋找到新的投資者,“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就能有所突破,現在看,時間點一定會后退一些”。
目前,在該項目的工地上,正在進行的只是一些前期工作,比如搭建工地設施、修公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