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市召開的2014年北京市農村地區減煤換煤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部署會議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全市農村地區要在鞏固去年優質燃煤替換30萬噸的基礎上,再完成“減煤換煤”120萬噸,預計任務總量150萬噸。此外,還要完成10萬農戶供電能力提升改造,在此基礎上力爭完成5萬農戶“煤改電”;完成40萬戶炊事氣化工程。
燃煤產生的污染物在大氣污染中占有較大比重。今年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pm2.5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燃煤在pm2.5北京本地排放源中居第二位,占22.4%。此外,幾乎所有的二氧化硫、15%左右的氮氧化物、20%左右的pm10也都來源于燃煤。
有數據顯示,農村地區分散的生活用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是現代鍋爐的6至7倍,排放的煙塵是現代鍋爐的80倍,而且點多面廣、低空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更大。
改用優質型煤會在多大程度上減少排放?北京市環科院研究結果表明,優質型煤燃燒后污染物排放量要比優質散煤低,其中煙塵低50%左右,氮氧化物低20%左右。優質型煤中加入固硫劑后,二氧化硫排放要比優質散煤低近20%。
因此,北京治理大氣污染,下大力氣在農村地區推進減煤換煤工作,改用電、氣等清潔能源。對暫不具備條件的要把污染降到最低,改用優質型煤,即改用符合北京燃煤排放標準的“京標煤”,并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支持政策。
去年下半年,北京率先啟動實施了“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據初步核算,截止今年3月15日,累計完成“減煤換煤”95萬噸,超額完成計劃任務的18.8%。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954噸、氮氧化物3512噸、煙塵7397噸。
2013至2014年采暖季北京全市pm2.5濃度為每立方米98.6微克,同比下降10.6%。這與北京各區縣在農村地區減煤換煤取得的成效是分不開的。
“減煤換煤”不僅為改善首都空氣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京津冀地區協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積累了重要經驗。廣大農民更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環保型溫暖”。
據了解,今年北京的“減煤換煤”行動將在六環內城鄉結合部地區、新城周邊地區、重點鄉鎮規劃中心鎮區以及APEC會議核心區周邊地區等“四個重點區域”范圍內的村莊全面實施。隨著各區縣的整村推進,全市累計50%以上的農村住戶將實施“減煤換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