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下游鋼鐵需求再度面臨季節性轉弱的風險。從庫存來看,最近一期上海螺紋鋼庫存為29.05萬噸,環比下降4.25%;同比下降31.55%,庫存迅速消化并不意味著市場將迎來向上的拐點,而是預示著市場的參與者對于后市悲觀,希望盡快消化庫存規避損失。從鋼廠與貿易商的定價協議來看,已經與往年有了較大不同,當前貿易商貸款艱難,與鋼廠定價模式上以10天或者月度均價為基準進行結算,在這種模式下面,鋼貿商的最優選擇便是拿到貨以后迅速賣掉。沒有了貿易商的補庫,鋼廠面臨的是終端的實際需求,而4月之后是終端需求的季節性淡季,鋼廠訂單下降,對于焦煤等原料的補庫必將減少。
今年以來煉焦煤市場持續下挫,山西中小煤礦處于虧本生產狀態,交口等地大部分煤礦停產,臨汾地區洗煤廠停產98%。內蒙古方面,一季度國有地方煤礦原煤產量363萬噸,同比減少79.1%;鄉鎮煤礦原煤產量883萬噸,同比減少82.5%,內蒙古中小礦接近全線關停。然而,中小煤礦的減產并未對國有大礦產生影響,一季度內蒙古國有重點煤礦依然實現增產3723萬噸。在需求疲弱下,中小礦退出的供給被國有重點礦迅速彌補,國內煉焦煤供給依然充裕。從庫存方面來看,4月份以來煉焦煤銷售雖有好轉,但焦煤企業庫存依然位處高位,最近一期山西焦煤集團煤炭庫存為341.88萬噸接近歷史最高位,煤炭企業銷售壓力并未降低。
進口煉焦煤方面,2季度日澳半軟煉焦煤合同價格(平倉價)暴跌至每噸90美元,同比每噸下跌31美元。國內港口煉焦煤成交低迷,貿易商觀望氣氛較濃,上漲概率較低。
從去年12月份以來,以神華為代表的國有大型企業不斷下調焦炭報價,甚至在一個月內連續下調兩次,焦炭累計跌幅超過20%。與此同時,焦化企業還面臨著巨大的財務成本壓力,在當前的煤炭貿易中,焦化企業從煤礦采購煤炭需要預付全款,而下游鋼廠對其付款卻以承兌匯票為主。即使近期煉焦煤價格出現較大跌幅,但焦化企業依然無利可圖,每噸虧損在50元-100元。從開工率來看,華東、華北地區100-200萬規模焦化開工率71%,企業仍處于大幅限產階段。上周市場傳聞河北某焦化企業將漲價30元/噸,但鋼廠對于漲價的態度并不明朗,其他焦化企業跟漲謹慎。
綜上,筆者認為煤礦企業庫存依然位于高位,焦化企業開工率大幅下滑,下游鋼材補庫基本結束,焦煤弱勢仍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