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山鋼集團張鋼煉鋼廠在轉爐冶煉優鋼中成功應用高拉碳降成本新工藝,這一新工藝不僅減少了合金物料消耗,降低轉爐冶煉成本,且顯著提高了潔凈度。此舉為張鋼品種鋼批量化生產和研發高端產品提供了有力支撐。
轉爐生產成本的控制是煉鋼成本控制的關鍵所在。轉爐高拉碳降成本新工藝,是在對鐵水脫硫、脫磷的同時,通過優化工藝控制出鋼鋼水保有較高的含碳量,既降低了增碳劑、脫氧劑、合金等物料的消耗,實現“保碳脫磷”工藝目標,又減少了鋼水脫氧、合金化所產生的大量非金屬夾雜,是企業降耗挖潛、提升產品品質的有效途徑。
為提升公司中高端產品的競爭力,張鋼成立“中、高碳鋼高拉碳”攻關組,對標集團先進單位,系統分析,制定詳盡的實施方案。4月15日,煉鋼廠開始在45鋼冶煉中實施“高拉碳”操作嘗試。隨后又在60鋼、77B絞線用鋼冶煉中不斷完善實踐冶煉工藝方案,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通過對轉爐冶煉過程的加料制度、槍位操控、過程溫控、供氧模式、補吹操作以及終點控制等環節的優化完善,成功實現了轉爐“保碳脫磷”出鋼的目標。據77B鋼冶煉統計,鋼水終點碳含量由之前0.1%提升到了現在的0.41%,噸鋼增碳劑降低了3kg,僅此降噸鋼成本15.6元。
“轉爐高拉碳技術關鍵在于在高碳的情況下,如何保證低溫條件下快速化渣、高效脫磷,這是控制技術的難點。過去大量使用增碳劑出鋼增碳,現在靠技術優化高碳出鋼,基本消除了鋼水過氧化情況,不僅降低了合金及增碳劑、氧氣的消耗,也提高了金屬收得率,減少爐襯侵蝕。保守估算,冶煉品種鋼噸鋼至少可降成本30元。”煉鋼廠技術科科長劉義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