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深圳市2023年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在香港成功定價并發行。這是深圳市繼2021年在全國首發、2022年再次成功發行離岸債后,第三次成功在香港發行此類債券。
據介紹,本次發行遵循國際市場規則,債券開簿后投資人認購踴躍,多個國家和地區共計50個賬戶下單認購,峰值訂單達205億元,訂單倍數高達4.1倍,規模超過前兩次發行。與2022年相比,本期債券投資人更加多元,包含了政策性銀行、主權財富基金、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和私人銀行等,體現了投資人對深圳市信用的充分認可。
深圳市本次發行的債券規模為50億元人民幣,發行期限為2/3/5年期。其中,2年期債券發行規模9億元,定價利率為2.4%;3年期(綠色債券)發行規模21億元,定價利率為2.55%;5年期(社會責任債券)發行規模20億元,定價利率為2.75%。募集的資金將投向教育、清潔交通、水治理、醫療衛生、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
深圳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再次赴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將進一步深化深港兩地金融互聯互通,有助于推動區域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此次發行成功推出內地地方政府的首筆離岸社會責任債券,進一步豐富了境外市場優質投資產品選擇,所募集資金將用于有影響力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助于推動深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深圳市政府再次通過香港的融資平臺和專業服務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充分顯示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同時進一步豐富香港市場的人民幣金融產品,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期待未來港深兩地繼續深化金融合作。